竹编匠人磨炼技艺59载
用竹丝编出一方天地用匠心延续一段传承
■竹编文创产品。
■罗行竹编传承人致力把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竹编与潮流元素结合,让产品更可爱。
■罗行圩的大竹箩非常醒目,摸上去更是平滑紧密。
竹藤是可再生且环保的资源,在发展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上,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倡议,将在全球深化“以竹代塑”合作,更好发挥竹子在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
说起竹藤,南海丹灶罗行圩以盛产竹器闻名,日常用品也皆为竹器制品。据《南海县志》记载,罗行竹器曾与西樵缫丝、石湾陶瓷齐名,是佛山主要手工业之一。如今,罗行社区仍有少数老艺人在坚持传承竹器技艺,将竹器与现代生活相融,实现可持续发展。
/历史悠久/
罗行竹编成佛山非遗
在没有桥梁和公路的年代,位于南沙涌东岸的罗行圩,有着成片的竹器加工场,是西江、北江沿岸的四会、怀集、广宁等地客商的聚脚点。“六股圩场十股连,箩篸筲箕万万千。河边泊了苍江竹,一点良江伴粮钱。”这首诗描绘的正是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罗行竹编鼎盛时期的情景。
竹编是指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产品。
“罗行竹编有三百多年历史,村民都是世代相传的竹器工业者,因为靠近水运输方便。”罗行社区坚持做竹器的传承人之一甘惠玲介绍,她从12岁跟着传统竹编师傅学艺至今,已经在竹编手艺上浸润了59载光阴,也把对竹编的热爱编织进了岁月里。
/传承匠心/
实现可持续发展
竹编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其繁琐,一般包括选竹、裁钜、去节、开竹、削蔑、削更、削叉衣、储底、编织、收口等步骤。
20世纪80年代,塑料制品的兴起逐渐取代了竹编制品。甘惠玲却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反而不断磨炼技艺,思考如何将竹器融入现代生活当中,编织出各种精美且实用的器具。2014年和2015年,甘惠玲相继获得南海区和佛山市非遗传承人的称号。
“把竹编变成精致的手工艺品,定会受到不少年轻人青睐。”甘惠玲成为传承人后,不断尝试将竹箩、竹筐等逐渐“微型化”,制作成既具美观性又具实用性的手工艺品。她的作品中最小的尺寸仅有手指头一般大小。
类似甘惠玲这样的匠心传承人,还有南海区罗行竹编非遗传承人钟国苏、高瑞心等,他们通过双手将老技术焕发新活力,把原本传统的竹编器具改造成为精美的文创产品,让竹编文化与新时代相融合。
/立足文化/
提升竹编知晓度
为传承竹编文化,近年来,丹灶镇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态造景,对罗行圩进行了一系列以竹编文化为主题的环境改造提升,并连续举办了4届罗行竹编文化节、10届罗行竹编大赛以及竹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
如今,在罗行圩入口处可见,一个由村民亲手编织、高4.3米、宽3.5米的“世界上最大的竹箩”赫然伫立。其上面刻着“谷满罗行,幸福丹灶”,反映出村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竹编文化不断传承的希冀。
罗行社区还以竹器为媒介,建有村史馆、竹编传承基地、竹编文化展馆,让市民切身体验南海竹编的技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竹藤价值和文化魅力的认知。
文/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蓝景熙通讯员丹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