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你享受到了吗?

扫码看政策详解
南海正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稳住经济大盘!为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
此次稳经济政策体现了四大特点:一是再加码,二是动作快,三是大手笔,四是组合拳,彰显了南海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国家、省、市政策基础上再加码
稳增长“十条”,是在国家、省、市的系列政策基础上的再加码,大部分是南海的自选动作。比如统筹不少于5亿元资金,为天然气工业用户提供应急保供补贴;财政投入1亿元支持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励等。
以最快速度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此次政策,讲究最快的兑现速度。今年5月底,南海区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方案,一出台即发出了首张新能源消费支票。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也是如此,政策发布不到半月时间,就发出了首批456万元支票,展现出政策兑现的“南海速度”。
“真金白银”展现“大手笔”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收入端做好退税减税的减法,在支出端做好“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的加法,帮扶企业纾困解难。2022年,南海区年初预算已安排52亿元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工作。
“三驾马车”齐发力打出一套组合拳
投资、消费、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南海从三方面齐发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稳十条”出台 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措施》覆盖面广,“干货”十足,涵盖提升财税效能、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科研创新、加快有效投资、鼓励消费激发市场活力、保证能源供应平稳有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外资外贸扶持奖励力度、切实稳岗促就业等十条举措。
一
提升财税效能
●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力度,严格执行按月退还增量
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实施范围,落实制造业小型微利企业社
保缴费补贴政策。
二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扩大区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规模至10亿元,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区内企业免服务费使用,年内帮助企业完成转贷200亿元。
●设立南海区支持企业投贷联动专项扶持资金,促进银行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协同合作。
●落实银行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协调区内银行机构对疫情受困企业新增授信额度不少于200亿元,优先投向小微企业。
三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3年投入不少于450亿元,划定不少于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
全力支持、培育万家骨干企业高质量发展。
●投入15亿元对2021至2023年首次入库的“四上”企业进行资金奖励。
●大力促进优质企业上市和发展,最高提供1000万元奖励。
四
支持企业科研创新
●实施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年各级财政安排不少于200
亿元,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少于600亿元,提升科技创新转化效率。
●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亩的建设用地优先供给本土孵化重点科创项
目,切实提升创新平台及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能力。
●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揭榜挂帅”和重
点领域科技攻关,加大高企培育认定力度。
五
加快有效投资
●5年投入超1300亿元加快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两年整备16000亩连片产业用地,提供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动行政审批改革,2022年底前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
六
鼓励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财政投入不少于1亿元,分期发放文旅、零售、餐饮、预制菜、农产
品等消费券。
●发放5000万元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
●财政投入1亿元支持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最高给予
2000万元奖励。
七
保证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统筹不少于5亿元资金,为天然气工业用户提供应急保供补贴。●将光伏项目自发自用电量计入企业节能量,鼓励企业加快建设光伏发电设施。
八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密切关注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
对接联系,提供精准服务保障。
●协助企业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供重点物资运输车辆
跨省份进出涉疫地区使用,协助企业解决货物运输问题。
九
加大外资外贸扶持奖励力度
●对年实际外资金额300万美元或以上且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新设
或增资项目,按1%~2%的比例给予扶持,最高奖励1000万元。
●投入超过3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扩大重要装备进口、购买出口信
用保险保障出口安全等。
十
切实稳岗促就业
●投入8000万元用于发放援企稳岗及就业创业补贴。●大力开展“展翅计划”行动,提供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岗位10000个。●深入实施“南海鲲鹏人才计划”,未来5年投入不少于50亿元,大力扶持人才及团队发展成长。
南海发力“夜间”经济 打造夜生活地标
为进一步繁荣南海夜间经济,6月,南海区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总体目标
到2024年,至少建成4个高品质的夜间经济集聚区、21处夜间经济示范点和若干个便民特色夜市,推动夜间经济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工作计划
一
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
●形成一批“夜南海”地标商圈。
●打造片区辐射型的夜间经济地标。持续擦亮千灯湖商圈、听音湖商圈、广佛智城商圈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品牌。
●建设一批“小而精”的便民特色夜市。
二
优化夜间经济消费领域
01培育“夜宴”餐饮品牌
重点建设桂城千灯湖、桂城益田假日天地和西樵听音湖等粤菜美食集聚区。
02创新“夜游”城乡线路
重点打造千灯湖、听音湖、文翰湖、里水河、广佛智城夜间休闲片区。
03点亮“夜赏”城市节点
重点改造提升南海千灯湖夜游首发线路。
04打造“夜购”消费商圈
布局建设音乐街、酒吧街、特色跳蚤市场等特色街区。
05丰富“夜旅”特色景区
推动A级以上景区延长夜间开放时间。
06规划“夜演”视听剧苑
加快建设宋城·佛山千古情项目,推动夜间演出市场发展。
07打造“夜健”功夫名城
发掘佛山黄飞鸿功夫发源地的夜间经济价值,开展夜间功夫教学和表演。
08构建“夜品”文博场馆
依托岭南文旅资源,支持文博场馆举办夜间文化展览。
09营造“夜读”学习氛围
整合全区图书馆、书店资源,延长夜间开放时间,工作日延长至22:00。
10建设“夜宿”精品酒店
重点推进西樵山、里水理想村、九江海寿岛、丹灶西城村民宿示范点建设。
11做活“夜市”便民消费
在充分考虑降低对交通和对周边居民影响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一批夜间便民特色夜市。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