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7月0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关于反腐败斗争 总书记这样要求
    • 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总书记这样部署
    • 学习园地

    第02版:大家事

    •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两个“超常规” 掀起项目建设大会战
    • 全域深化“创熟”工作,南海要这样干

    第03版:大家事

    • 南海吹响基层治理现代化冲锋号

    第04版:大家事

    • 南海各部门出实招促善治

    第05版:大家事

    • 数智化转型 抱团来进行

    第06版:益晒你

    •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你享受到了吗?

    第07版:大声公

    • 有临时困难 快来申请救助
    • 以爱之名 传递希望

    第08版:百事通

    • 暑假来临,这份反诈指南请收好
    • 暑假享清凉 野泳不可尝

    第09版:百事通

    • 随意放生“外来客” “土著”物种会遭殃
    • 有证导盲犬可上火车 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提高

    第10版:诉衷情

    • 永葆初心 做人民的“樵夫”
    • 最美微家书选登11

    第11版:廿四味

    • 霸王花开 不能错过的丹灶美味

    第12版:有睇野

    • 水乡生态 邀你守护
    • 文 化 资 讯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8:百事通

暑假来临,这份反诈指南请收好

2022年07月01日

    2022年全国高考已结束。这个时间段,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动起了“歪脑筋”——在填报志愿、录取、暑假兼职等环节纷纷设“坑”,实施诈骗。此外,伴随着暑假到来,针对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也进入了高发期。本期家书整理了一份防骗测试卷和指南,学生、家长快来看看?

    2022年全国高考学生家长统一防骗测试卷

    一、判断题1.宣称高校招生有“内部指标”。(×)解析:利用家长“花钱买指标”的心理骗钱。

    2.接到电话有“高考补助金”发放。(×)解析:骗子冒充教育局以此为名骗取押金。

    3.自称“教育专家”指导志愿填报。(×)解析:诱导考生登录虚假网站填报志愿诈骗。

    4.收到“录取通知书”要求提前缴费。(×)解析:通知书为骗子伪造,通过官网核实真假。

    二、简答题如何规避高考诈骗套路?1.陌生链接不要点,虚假广告不要信。

    2.保管好个人信息,拒绝向陌生人透露。

    3.通过官网渠道核实录

    取信息。

    高考诈骗套路解析

    补录名额、内部指标骗局

    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在一些骗局中,骗子还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警方提醒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补助金骗局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局”“财政局”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并准确报出考生的学籍信息,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警方提醒

    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以及收到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等信息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联系求证。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此外,骗子还会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警方提醒

    此类骗局中,骗子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暑假学生防诈指南

    虚假购物

    诈骗手法 网络广告+购物送抽奖

    提示

    在网购中发现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不要将钱款直接给对方。

    冒充熟人

    诈骗手法 朋友头像的微信、QQ消息+暂时借钱

    提示

    遇到好友、亲戚通过 微信、QQ等找你借钱,一定要先电话、视频联系对方进行核实,切勿盲目转账。

    网上刷单

    诈骗手法 兼职刷单

    提示

    诈骗分子往往以兼职刷单的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惑,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切记任何需要先充值、垫资的网上刷单都是诈骗。

    买卖游戏

    诈骗手法 出售、赠送+付款或扫码

    提示

    诈骗分子在游戏中发布出售游戏装备、游戏币或者免费赠送皮肤等虚假信息,向受害人提供虚假游戏交易网站,后以充值账户被冻结需交保证金、充值更多金额解冻、返还等理由进行诈骗,或提出线下交易,收到钱后将受害人拉黑。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沈煜 杨慧 通讯员 南公宣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