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观南海金融业5年成绩单 广东金融高新区塑造湾区金融发展新名片
投资规模破 2000亿 吸引逾千个项目落户
家
2016年~2021年,南海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这一重大平台,强化金融创新,防控金融风险,对地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作用也愈发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广东金融高新区已吸引1238个项目落户,累计投资规模超2038亿元。其中,过去5年内,共引进项目928个,新增投资规模超1440亿元。
目前,广东金融高新区已集聚起银行、保险、证券、期货、金融租赁、公募基金、小额贷款、典当、担保、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服务外包等金融及类金融业态。
在众多金融业态的加持下,南海区已建立起涵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企业梯队。南海区上市企业及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从2016年底的45家增至2021年9月的63家。
南海区金融办副主任甘勇钊介绍,五年来,南海积极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实施融资增信措施推动银行“愿贷”,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推动银行“敢贷”,畅通融资服务渠道推动银行“能贷”,同时创新“投贷联动”综合金融方案,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其中包括,南海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让企业项目可享受政府最高50%的风险补偿;出台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扶持,对符合要求企业每年按其实际融资金额的1%给予扶持,最高100万元;推动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运营中心落户广东金融高新区,依托该平台提升企业融资效率,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性、可得性;设立规模4.5亿元的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用于帮助贷款即将到期而足额还贷有周转困难的企业延续贷款。
5家
南海区持牌金融机构,从2016年底的3家,增加至2021年9月底的5家(新增中科沃土、新晟期货),增长67%。
63家
南海区上市企业及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从2016年底的45家增加至2021年9月的63家,增长40%。
2038亿元
广东金融高新区引进项目数从2016年底的310个,增加至2021年9月底的1238个,增长299%;投资规模从2016年底的597.5亿元,增加至2021年9月底的2038亿元,增长241%。
6839亿元
南海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从2016年底的4725亿元增长至2021年9月底的6839亿元,增长45%;本外币贷款余额自2016年底的2842亿元增长至2021年9月底的5051亿元,增长78%。
7倍
截至2021年9月底,南海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合作参股子基金达26只,子基金总规模超过73亿元,引导基金认缴规模达12亿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近7倍。合作子基金已投资项目超100个,其中4个已挂牌上市,累计投资金额近15亿元。
489.65亿元
南海区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自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转贷489.65亿元,完成转贷4342笔,扶持企业1016家(不重复计算)。
640.8亿元
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落户广东金融高新区。截至2021年9月底,平台累计服务企业约99.52万家,实现融资约640.8亿元。
1391亿元
打造千灯湖创投小镇。广东金融高新区基金类机构从2016年底的158个,增加至2021年9月底的1032个,增长553%;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从2016年底的308亿元,增加至2021年9月底的1391亿元,增长352%。
80家
建设“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截至2021年9月底,基地进驻金融科技企业80家,其中26家经认定为“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