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0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这些内容要牢记
    • 学习园地

    第02版:大家事

    • 确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南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奋力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 五方面发力 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

    第03版:党旗红

    • 汲取奋进力量 践行初心使命 展现全新作为

    第04版:大家事

    • 重点推动八大转型 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第06版:大家事

    • 落实5大任务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07版:大声公

    • 投资规模破 2000亿 吸引逾千个项目落户
    • 确保 2023年前基本完成村改任务

    第08版:百事通

    • 退休、就业、失业实现“一件事”全流程网办
    • 最低工资标准高了 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大了
    • 加装电梯有疑惑?可以来这里求解

    第09版:百事通

    • “警察”来电要求转账“自证清白”? 骗子!
    • 房东、租客必看!不要忽视这些消防隐患
    • 不想房款打水漂 这些知识你得知道

    第10版:诉衷情

    • 最美微家书选登4
    • 能见上一面,心中定会十分

    第11版:廿四味

    • 冬天来碗猪脚姜 滋补养颜又驱寒

    第12版:有嘢睇

    • 文旅南海 等你来打卡
  • 数字报首页

04:大家事

南海区两会召开,擘画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

重点推动八大转型 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2021年12月04日

扫码回顾南海区两会系列报道

11月10日至13日,南海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南海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相继召开,擘画了南海未来发展蓝图。

未来五年,南海将瞄准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广佛同城先行区、人文生态宜居区的发展定位,聚焦“抓改革、促转型”工作主线,加快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重点推动八大转型,全面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未来5年

目标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构建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环境质量呈现根本性好转,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局面逐步形成

“村改”攻坚取得重大成果,工业发展初步实现连片成带,用地空间得到切实保障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5年亮眼成绩单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三千亿元大关

担起一大历史重任

●省委于2019年批准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降至1.5,位居全国前列

取得两项重大突破

突破

1

新兴产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

●投入近100亿元建设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科技平台

●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786个

●“两高四新”产业占GDP比重超30%

突破

2

地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农村“三块地”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全省首创集体土地整备制度

●整村改造在全市率先取得突破呈现三个加速转变

1

社会治理从传统模式向智慧模式加速转变

●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治理模式变革

●“城市大脑”一期建成投用

2

生态环境质量由局部改善向整体改善加速转变

●大手笔投入210亿元,推进里水河、北村水系等6个流域治理工程

●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空气质量刷新历史记录

群众幸福感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加速转变

●新增优质学位超8万个

3

●卫生强区硕果累累

●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就业机会更多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692万

打赢两场新冠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完成疫苗接种692万剂次

未来5年 推动八大转型

1

坚持智造引领推动发展路径转型

以打造大湾区智造高地为核心,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壮大实体经济

探索与“职住平衡”相适应的住房供应体系

5年内财政投入500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支持丹灶镇建设仙湖氢谷,全力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推动5G消费类、汽车电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建设泛家居、建筑、有色金属三大产业园

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含金量,到2025年,累计投资额突破4000亿元、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

高标准打造大沥现代物流园区,带动传统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用好用活全区60万亩农用地,打造一批连片规模化的生态农业园区全力做好西樵山文旅健康产业带发展大文章

2

坚持工业优先推动要素配置转型

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空间,确保工业用地只增不减决战决胜“村改”攻坚,确保2023年前基本完成“村改”任务5年内整理连片可用工业用地3.5万亩,实现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

集中力量大抓招商引资,研究编制招商地图和主题产业园规划

强化区级招商工作统筹,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合作

5年内逐步将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25%

3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动力机制转型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3年内财政投入6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转型

扶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两化”转型

尽快打造一批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

区财政在5年内投入180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

到“十四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

继续加大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建设力度

大力推进“一平台一园区一产业”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园区

规划建设狮山科学智造城,为全区创新发展扛大鼎

持续实施“南海鲲鹏人才计划”

4

坚持开放融合推动城市发展转型

大力建设“七湖两湾一站一园”重点区域

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十大示范片区建设

加快里湖新城建设步伐,打造里水镇乡村振兴新样本

进一步落实与广州白云、荔湾、番禺、南沙等区的合作,携手共建广佛新城,打造广佛极点标志性平台

大力提升桂城千灯湖片区发展质量,形成湾区一流的高档商圈

推动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与广州南站无缝衔接,打造广佛同城化的桥头堡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打好“交通大会战”

大力建设5G基站等信息化基础设施

全力打造“数字政府”2.0版

加快推进“城市大脑”二期、三期项目

推进国资改革和城建融资改革,加快组建投资、建设、产业三大国资集团

推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元

5

坚持全民共建推动生态文明转型

促进产业全面绿色转型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育和修复工程,积极开展河心岛生态修复高标准推进碧道、生态廊道、滨水景观带建设,高水平打造万亩、千亩公园

5年内投入300亿元财政资金,撬动100亿元以上社会资金治理水环境

大力推进里水河、北村水系等6个流域治理工程

构建生态环保协同共治机制

6

坚持优质均衡推动民生事业转型

5年内投入600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完善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稳步推进疫苗接种加快推动医院-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协同联动,构建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帮扶残疾人、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继续做好省内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环境

7

坚持共治共享推动社会治理转型

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海 引导建设一批“小、精、美、特”的新型文化空间 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治理平台 构建社会治理协同机制

8

坚持效能至上推动行政服务转型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全面释放镇街活力

切实提升行政效率

始终践行群众路线

区领导走团

区委书记顾耀辉:

进一步增强小镇也能办大事的信心

11月12日至13日,顾耀辉先后参加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桂城、西樵、丹灶、九江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与代表们共议政府、人大、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区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报告,对各镇街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殷切寄语。

●寄语桂城

以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承担起中心城区的责任担当,成为城市客厅典范、总部经济样板、广佛同城标杆,努力做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领跑者。

●寄语西樵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寄语丹灶

围绕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集聚,抢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寄语九江

进一步增强“小镇也能办大事”的信心,重点抓好两大平台建设。在城市发展平台方面,重点抓好儒林湾规划建设;在产业平台方面,继续抓好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和中兴新城产业社区建设,不断增强九江发展后劲。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

加速产业转型 打造智造高地

11月12日至13日,王勇分别参加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大沥、九江、里水、桂城、狮山代表团分组讨论,就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大提升、打造城市客厅典范、打造智造高地等工作重点提出希望和要求。

●寄语大沥

转型之路应回到产城人三个方面:产业要现代,城市要高端,人要提升。希望大沥继续秉承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传统,在转型上继续走在全区的前列。

●寄语九江

抓住新兴产业的承接地、生态环境保障地、文化开放的窗口三大定位,发挥好生态、临港口、能连片的优势,扭住存量土地资源再造关键,主动融入全区立体交通体系的建设中,积极抢抓创新要素,抢抓人才。

●寄语里水

做好环境大保护、区域大开放和产业大提升三篇文章。要做好河、湖、涌的保护;要向东、西、南开放,向东与广州实现无缝连接,向西与狮山制造业集聚区紧密结合,形成互动联动关系;要依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升竞争力,推动产业大提升。

●寄语桂城

做好城市客厅典范的定位,做到城市形态最现代、要素流动最活跃、实体经济最先进、公共服务最优质。吸纳来自广州、深圳及大湾区的人才,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依托,实现近悦远来。

●寄语狮山

立足智造高地,挺起产业脊梁,用好大学城带来的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资源,打造总部经济,发挥好对丹灶、里水、西樵、九江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桂城形成良性互动互补。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