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碗猪脚姜 滋补养颜又驱寒

▲ 特色美食猪脚姜使用的是加入多味中药酿制甜醋。

▲ 使用甜醋兑温水即可得到一杯可口的醋饮品。

▲白醋封存在陶缸中静待发酵。

▲含有自家酿醋的家常菜番茄煮鸡蛋。

扫码看视频让醋香惊艳你的味蕾
酸、苦、甘、辛、咸,传统五味是味觉的基础。五味之中,酸是一种神奇的味道,总是给人的舌尖带来新的惊喜。
说到酸,离不开“土生土长”的中华调味品——醋。猪脚姜、臭屁醋……在南海人的饮食文化中,醋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烹调出别样的美味。
酿醋技艺历史悠久
中国的醋文化源远流长,酿醋这门技艺可追溯至公元前1058年的周王朝。
当时在朝廷内已设有熟悉制醋技术的“醯人”之官,专门负责酿醋生产。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的酿醋作坊,《论语》中就有醋的记载,至汉代醋已开始普遍生产。东汉时期的著作《四民月会》中记载有醋的酿造时间“四月四日可做酢,五月五日也可做酢”。 到了唐代,醋开始普遍使用,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料的名菜,如葱醋鸡、醋芹等。宋人陈鼓年《广韵》说“酢浆也,醋也”,“醋”字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必备之物。因采用的原料不同,再加之酿造工艺的进步,至元明清诸代,醋的品种日益增多,风味各异。
白米醋、陈醋、浙醋、香醋、果醋……如今, 醋的种类有很多。在广东,则以白米醋较为常见和常用。作为南海饮食名店,西樵旺阁渔村更是用自酿的白米醋,作出多种美食。
走进西樵旺阁渔村的酿醋房,弥漫的酸味让你顿觉很“上头”。
酿白米醋以优质的大米、麯种、白酒、水为原料,采用独特的自然发酵工艺,至少发酵3个月,酿制而成。“醋要发酵得好,温度要保持在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最好控制在恒温25摄氏度。” 南海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旺阁渔村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荣开介绍,想要酿造一坛好醋,温度把控十分重要。如果想要醋更醇厚,发酵的时间可以更长些。
酿好的白米醋醋香浓郁,只要打开醋瓶盖,拿上筷子尖儿轻轻蘸几滴在碗边上,浓郁的米香醋香味便扑鼻而来。白米醋再加入桂皮、花椒、川芎、八角、草果、丁香等药材进行熬制,便可制作出八珍甜醋。
猪脚姜滋补养生
醋,本身是一种调味品,要和各种食材搭配“出道”,才能彰显“英雄本色”。其中猪脚姜更是南海的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
猪脚姜又称姜醋,南海人将其奉为最具特色的滋补食品,很多坐月子的女士都喜欢吃,因为它可以活血暖身,促进子宫收缩,同时也能驱寒去湿、补气活络。
一个大肚子瓦煲,装下甜醋、老姜、猪脚、鸡蛋,进行慢火熬制。待猪蹄油腻尽消,披上焦糖色,鸡蛋呈褐色,呈微裂状态,姜中带着醋味,醋中带着姜味,一锅香味浓郁的猪脚姜便大功告成。
一直以来,南海人独爱那一口温润的姜醋以及那一股热辣辣的甜酸。煲透的老姜腍而不辣、入口即化的猪脚、温补的鸡蛋、酸甜回甘的姜醋从喉咙滑向肠胃,逼出寒气湿气,让这个冬天更添温暖。
“醋在饮食上有多少种用途,除了家喻户晓的猪脚姜,还可制作糖醋产品、腌制食品、作为调味的蘸料。在家里烹制番茄炒蛋时候,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白米醋,可以让这道菜的甜、酸、咸味更突出,更加有风味。”吴荣开介绍,如今“吃醋”也吃出了新意,餐厅推出了姜醋饮品、姜醋雪糕,让醋以更多的形式走上餐桌,将健康的理念通过创意传递给大家。
别样“吃醋”很美味
猪脚姜
材料:猪脚、老姜、鸡蛋、甜醋、老抽、水、黄糖
做法:1、鸡蛋生水入煲,煮8分钟;捞起后立即浸入冷水,等待片刻;待鸡蛋冷却后小心剥去蛋壳。
2、老姜去皮、洗净、切厚片、轻轻拍以拍松纤维更入味,然后晾干水分;锅内加少量油,放入姜片,小火煸炒;炒至姜片微微发干,盛出待用。
3、猪脚去毛、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烫;猪脚变色后捞出,洗去浮沫,沥干多余水分。
4、煲中放入黄糖,倒入甜醋、老抽、水,大火煮开;倒入炒干的姜片,再次煮开;放入猪脚,大火煲开后转中小火,大概煲一个小时,待猪脚皮软化;再加入已经剥壳的鸡蛋煲半个小时,待鸡蛋上色入味即可。
醋饮品
材料:甜醋、姜汁、温开水
步骤:把甜醋和温开水以1:10的比例兑开,再加入适量的姜汁,搅拌均后即可饮用。
番茄炒蛋
材料:番茄、鸡蛋、白米醋、白糖、盐、山楂饼、油、小葱末
步骤:1、把山楂饼放入水中加热,煮成山楂汁。
2、将鸡蛋去壳磕入碗中,将蛋液搅打均匀;待锅烧热后注油烧热,下蛋液后用筷子快速搅拌成蛋块,将鸡蛋炒至七成熟起锅。
3、番茄洗净后去蒂切片,锅注油烧热,将番茄块下锅翻炒几下,依次调入白糖、盐、山楂汁、白米醋、番茄,炒至番茄汁渗出。
4、将鸡蛋回锅与番茄块翻炒均匀,将起锅前撒上小葱末兜炒两下,熄火盛盘。
养生知多D
冬季进补注意造血补气
进入12月,天气变得寒冷,手脚容易冰凉。从中医看来,人体四肢畏寒怕冷,通常是体质寒凉,气血不足,也就是常说的气虚和血虚。如何从饮食方面合理调养身体?南海区餐饮业协会特聘饮食营养顾问、国家高级营养师张凌为大家支招。
气血是中医对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气的作用主要是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的入侵,同时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血盛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血不足则精神恍惚、心悸不安。有个词叫“血气方刚”,就是说气血充足,人才会有精神。
气血不足需要饮食调养,可多食用黑芝麻、红枣、核桃、藕、桂圆肉、黑豆、红糖等食物促进造血补气。还可运用药补调养,如当归、何首乌、枸杞子、桂圆、熟地黄、白芍、黄芪、党参、石斛、人参等均有益气生血功效。
首乌黑豆补血汤、黑木耳红枣养血汤、当归红枣鸡蛋糖水、莲藕焖红衣花生等,都适合冬天食用。首乌黑豆补血汤中还可加入乌鸡,这道汤中,黑豆、何首乌、乌鸡都是补肾的良方,一起使用,补肾养发效果极佳;而且,黑豆中渗入了鸡汤的鲜味,鸡汤中又得了豆香,是非常美味的一款食品。黑木耳红枣养血汤是一款养生汤品,黑木耳可润肤,防止皮肤老化;大枣和中益气,健脾润肤,有助祛除黑斑,可以起到滋阴和营、补益气血的功效。
文/珠江时报记者 洪晓诗图/珠江时报记者 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