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来电要求转账“自证清白”? 骗子!

漫画/李世鹏
“警察”来电告诉你被通缉?涉嫌洗钱?在外地犯事?还要把钱打到“安全账户”自证清白?如果你接到这样的电话,可千万要小心,对方极有可能是骗子,毕竟相关部门要抓嫌犯,可不会先给嫌犯“通气”。
近日,南海一女子接到了一位“警察”的电话,对方要求她独自找一处地方配合“办案”,并让她转账“自证清白”,幸好公安机关及时止付。
警方提醒,凡是接到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的,一律挂断!凡是要求按指引添加QQ做讯问笔录的,一律拒绝!凡是通过网络发送“警官证” “逮捕令”“协查令”“通缉令”的,一律拉黑!这些都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话术。
案例回放
11月16日15时许,南海公安分局西樵派出所接到梁先生(化名)的求助警情,称其妻子接到陌生电话后去了某公寓,怀疑她遭遇电信诈骗,但因不清楚房间号且妻子电话一直通话中,无法联系上她。接报后,民乐社区民警中队民警李绍湛、辅警张帮恩马上赶往公寓。
一下车,二人便看到焦急等待的梁先生,快速了解情况后,李绍湛向公寓前台工作人员表明身份,要求立即带路寻找梁太太(化名)。走到梁太太所在房间的门口时,警辅人员就听到梁太太正说着银行卡号,他们立即在门外大喊:“派出所警察,请立即开门!”一旁的梁先生也赶紧出声制止妻子。
听到众人的声音后,梁太太惊讶地打开房门,张帮恩迅速上前将其电话挂断。看到梁太太写在纸上的信息点,警辅二人确定她是遇到“假警察”了。
此时,骗子的微信视频电话又打了过来。张帮恩立即接听,发现视频对面是一个穿着制服的“假警察”。
张帮恩问:“你是哪里来的警察?真警察都在这里了。”见事情败露,“假警察”立即挂断电话消失了。见状,梁太太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经了解,当天梁太太在工厂上班期间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告知其涉嫌洗黑钱,要求她单独开一间房配合办案,梁太太便请同事小陈开车将其送到附近公寓。小陈发现梁太太神色不对,便向工厂领导汇报了情况,并告知同在工厂工作的梁先生。但三人再赶到公寓时,却找不到梁太太,于是报警求助。
防范要点
●此类诈骗常见的步骤
第一步
骗取信任
骗子为了获得受害人信任,通常以当地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自诩,与受害人通话过程中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甚至是家庭住址等信息,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第二步
震慑恐吓
骗子在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后,利用“冻结银行卡”“手机号码停机处理”“勒令到指定地区接受调查”等借口恐吓受害人,或是向受害人发送虚假的警官证、通缉令、带有公章的文件等。大多数受害人开始对诈骗分子的话深信不疑。
第三步
洗脱罪名
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下载带有类似“警政安全”和“安全防护”等字眼的APP,并表示只要配合警方调查就可以洗脱罪名。洗脑成功后,诈骗分子会告诉受害人,要对其进行资金清查来证明受害人的清白。
第四步
资金转移
诈骗分子要么是要求受害人直接转账,要么是远程指导受害人独自前往银行开通网银办理U盾,让受害人将所有资金全部集中到一到两张卡上。
诈骗分子会以查验资金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验证码,然后通过网络银行或绑定消费刷走卡内存款。或是诱导受害者下载指定APP,通过这类APP查看到银行卡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然后进行转款操作。
●此类诈骗的特点
1
通话时间长,一般持续通话时长在3到5小时,有的甚至会隔天或数日继续通话实施诈骗。
2
骗局多为诈骗分子分工合作,扮演不同角色,语气强硬。环境背景音欺骗度高,包括对讲机、警报声等,还分为话务一线二线三线等。
3
诈骗分子要求受害人下载可远程操控、访问手机设备获取信息的APP软件,便于控制受害人,完成转账行为。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办案一律面对面
1
公检法机关作为政府执法部门,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案件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2
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凡要求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一概不要相信。
3
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冷静、沉着,涉及钱款转账时,立即停止,挂断电话。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 通讯员 南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