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味开启秋日的那份甜蜜



扫码看视频开启秋日那份甜蜜
踏入10月,天气逐渐转凉,也较为干燥,蜂蜜成为“老广”清润防燥的不二选择。
金秋时节,南海的养蜂人在追逐“甜蜜事业”的同时,也用蜂蜜烹饪出一道道美味。
广东一年四季都产蜜
秋天的南海,处处可见鲜花盛开。在丹灶罗行社区西杜村,养蜂专业户冼自富正在养蜂场低头忙碌。
今年68岁的富叔已养蜂44年。上世纪70年代,富叔从好友处获赠一箱蜜蜂,开始尝试自己养蜜蜂。“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富叔说。从此,他便踏入了蜜蜂养殖行业,如同蜜蜂一般辛劳,追逐着四季花期,只为做好这份“甜蜜事业”。
广东一年四季都可产蜂蜜。当春天来临,气温回升,迎来了荔枝树和龙眼树的花期,蜜蜂传授花粉的同时,也将花朵甘露汲取,一滴一滴,酿成风味醇厚的荔枝蜜和龙眼蜜。夏季盛产百花蜜。秋季是桉树蜜盛产的季节,冬季则以鸭脚木蜜最为常见。
每到收获蜂蜜的时间,富叔便会早早地准备好行头,天刚亮就去养蜂场查看蜜蜂活动和蜂蜜收成的情况,他的
心里时刻都装着那些“懂事”的小蜜蜂。“我养的是中华蜂,这些蜜蜂认知度好,很机灵,它们每天飞出去采蜜,到时候会自己飞回来,这让我很放心。”只见富叔用刀在新鲜的蜂巢上直接刮下一层,稠密的蜂蜜直接往外流。他介绍,现在正是秋蜜收成的时候,养蜂人会选取蜜蜂蜜酿成熟的时机采集,因此蜂蜜粘稠水分低。
蜂蜜入菜别有风味
“蜂蜜有美容养颜、润肠通便、增进身体素质等功效,是很好的天然食材。”芬姐自小在养蜂场长大,喜欢烹饪的她常把蜂蜜运用到食物烹调中。
糖诞生在先秦时期,那时的人们有一种观念,认为“甜味”是五味中最美的。最早的一种糖是蜜,来自大自然的纯天然原料。在周代,人们用蜜来泡水果吃,贵族之间将蜜作为礼物互相赠送。到了东汉,开始人工养殖蜜蜂。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蜜饯。宋代以后,做菜、做糕点、酿酒,都喜欢使用蜂蜜。
蜂蜜作为天然食材,具有调味料的独特作用,如今常用于烧烤、烘焙与腌制的美味食材中,如蜂蜜吐司、蜜汁叉烧、蜂蜜蛋糕等,广受人们喜爱。
“用蜂蜜作为甜味料做菜,味道不仅比其他甜味物质要好,还营养健康。因此不少家庭厨房里都常年摆放着蜂蜜。” 芬姐说。提起广东菜名菜,蜜汁叉烧颇具口碑。当鲜嫩的雪花猪肉烤至将熟的时候,在表层刷上一层蜜汁,再进行低温慢烤,就是这道菜的关键所在,烧烤过程渗出的油脂和蜂蜜带来的香甜,令肉质更加香甜可口。
此外,蜂蜜也有食疗的作用。当干燥上火时,用梨蒸水,加入2勺左右的蜂蜜,可达到润肺润燥的功效;当眼睛干涩时,用菊花、枸杞泡水,加入蜂蜜,可明目养肝肾。
养生菜谱
这些菜,在家也能轻松做
蜂蜜叉烧
材料:雪花猪肉1斤,盐、料酒、生抽、老抽、孜然粉、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1、把适量的盐、料酒、生抽、老抽、孜然粉、蜂蜜搅拌均匀,并涂抹在雪花猪肉上,腌制1~2小时。2、把腌制好的雪花猪肉放入烤箱中,设置上下火200度,烤35分钟,待肉烤至将熟,再涂一层蜂蜜。3、把烤好的雪花猪肉切片即可吃用。
注意事项:老抽用于猪肉上色,腌制时用少许即可,蜂蜜需选用纯天然蜂蜜。
蜂蜜猪脚姜
材料:新鲜猪脚1只,生姜适量,海天添丁甜醋两瓶半、蜂蜜五匙
制作方法:1、把生姜清洗好,切片备用;把猪脚清洗好,斩件备用。2、烧开水,水开放姜,过热水后捞起备用,然后把猪脚放入开水中、放小许料酒帮助去除猪气味,3分钟后,把猪脚捞起,用冻水冲洗干净。3、热锅,把姜炒干,再放入蜂蜜翻炒2分钟后备用。4、把海天添丁甜醋放入瓦锅当中,待醋烧开之后,放入猪脚、加蜂蜜炒好的姜、少许盐,大火煮15分后关小火煮10分钟,煮好后放半小时再吃更入味。
注意事项:猪脚要用冷水冲洗干净,吃起来才爽而不腻。
蜂蜜炒鸡肉
材料:靓鸡1只、蜂蜜、姜、蒜适量
制作方式:1、把鸡清洗干净,切块。2、热锅烧油,把姜蒜爆香,再把鸡放入锅中翻炒,炒金黄后慢火盖上锅盖焖一下,炒到七成熟后再放盐和蜂蜜炒至全熟即可。
注意事项:蜂蜜不宜放得太早,容易粘锅,翻炒过程中不加水味道更香。
养生知多D
秋季养生重防燥
调养身心解秋乏
踏入10月,一些人会受到秋燥的“侵扰”,感到身心疲倦。对此,南海区餐饮业协会特聘饮食营养顾问、国家高级营养师张凌表示,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饮食方面宜多食滋阴润肺、清热安神食物;调养身心、适量运动有助于缓解秋乏。
秋季天气转凉,人体也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发生变化。饮食要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以适应秋季营养饮食之需。预防“秋燥”可从日常饮食方面调理,多吃滋润多汁、润肺去燥的食物,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新鲜应季的蔬菜和水果是每天的必需品,可多吃白菜、草菇、山药、白萝卜、莲藕、板栗等时令蔬菜,柑橘、梨、苹果、葡萄、鲜枣、柚子等时令水果。此外,在食疗方面可选用银耳、百合等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等补益作用的食材。无花果炖木瓜、霸王花煲红萝卜汤、罗汉果白菜干汤、清补凉汤等都可起到滋阴润肺、润燥化痰的功效。
随着天气转凉,有些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
针对秋乏,在饮食方面可多摄取富含镁的食物,如坚果、种子、甜菜、菠菜、大豆制品等,可以达到提神的效果。疲倦通常是指大脑疲劳,因此不妨吃地瓜、燕麦片等粗粮达到提神的功效。此外,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必不可少,不吃早餐就难以集中精神来应对一早上的繁忙工作。
在运动和作息方面,要加强锻炼,以早晚为好。锻炼的方法可选择登山、散步、做操等简单运动。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习惯,秋天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文/珠江时报记者 洪晓诗图/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