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0月0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 年轻干部怎么练内功?总书记提出六点要求
    • 学习园地

    第02版:大家事

    • 推进两个合作区建设落地落实
    • 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创佛山工作新局面
    • 全区领导干部要做到四个“带头”

    第03版:党旗红

    • 学思践悟守初心 砥砺奋进开新局
    • 从小切口入手 推动民生大变化

    第04版:大家事

    • 最高礼遇! 30位南海大城工匠获命名

    第05版:大家事

    • 全市首宗“毛地”成功入市摘牌 南海“地改”又有新突破

    第06版:大家事

    • 重金奖教奖学 6年奖励超 1.5万名师生
    • 怎么装充电桩?这份攻略请收好

    第07版:大家事

    • 全运会夺8金 南海健儿好威水!
    • @广东省职工 这些生育待遇10月起有变化
    • 只需跑一次 办成多件事

    第08版:大声公

    • 注意!秋冬季节做好这几类高发流行病的防护
    • 住房租赁税收有优惠 购买非处方药更方便

    第09版:大声公

    • 换届工作“八不准”

    第10版:诉衷情

    • 不要忘记你的亲母 是为国而牺牲的
    • 最美微家书选登2
    • 爸爸,我为你感到骄傲
    • 好男儿,当立志

    第11版:廿四味

    • 蜂味开启秋日的那份甜蜜

    第12版:·····有睇野

    • 百村篮球赛 再掀全民运动热潮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8:大声公

注意!秋冬季节做好这几类高发流行病的防护

2021年10月09日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后,天气从凉爽向寒冷过渡。深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极易引起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市民应注意做好秋冬传染多病共防和个人防护。

    新冠肺炎

    1

    市民防护指引

    ●规范佩戴口罩,乘坐地铁、汽车、火车、飞机等较为密闭的公共交通工具时或者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应全程佩戴口罩,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随时做好手卫生,尽可能少触碰公共物品;餐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等要及时、规范洗手;在彻底清洁双手之前,不要用手触摸眼、口、鼻。

    ●不聚集、不扎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要注意记录行程,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应就近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

    ●如果相聚,注意控制人数,尽量错峰安排,并选择通风、清洁的位置就座,两人以上共同就餐应使用公筷公勺。

    2

    校园防护措施

    秋冬季也是校园各类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要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全面开展重点场所清洁和预防性消毒等防疫工作,完善洗手设施。

    做好校内人员的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对住宿学生增加晚检,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同教育部门和辖区指挥部沟通,做好信息报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相关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

    部分人群可打加强针

    近期,国药中生、北京科兴分别发布了新冠疫苗加强针的研究结果,证明接种第三针仍然像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一样安全。钟南山指出,灭活疫苗或mRNA疫苗接种之后半年,免疫功能都有明显的下降。为此国内多地开打加强针。

    加强针将视具体情况在以下人群接种:涉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的人员;公安、消防、社区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中直接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一线人员等。

    新冠肺炎

    诺如病毒

    流行性感冒

    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

    秋冬季节,流感病例数可能增加,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应继续做好防护。

    发病症状:发热、咳嗽、咽喉痛、畏寒等症状,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等。

    防护指引

    1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

    2

    打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儿童、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防护,接种流感疫苗。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幼儿园、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幼儿园、小学为高发场所。

    1

    学校/托幼机构预防

    病例管理: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医并隔离,尤其要注意规范处理患者的呕吐物。

    学生健康管理:做好学生个人健康管理、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开窗通风和环境消毒工作。

    厨工健康管理:特别要加强厨工的健康管理,厨工在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报备并暂时调离岗位。

    饮用水管理:做好饮用水的管理,做到烧开后饮用。

    2

    家庭及个人预防

    勤洗手:饭前便后及处理食物时一定洗净双手。

    勤通风:居室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喝开水:喝温的或凉的开水,不要喝生水。

    煮熟煮透: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等海产品,即食蔬菜、水果要彻底洗干净。

    及时就医:学生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才可返校。

    远离呕吐物:教育孩子若发现同学呕吐,应第一时间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不要围观。

    人禽流感

    秋冬季是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易发季节,部分地区居民存在购买活禽宰杀的习惯,存在人禽流感病例散发的风险。

    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孕妇、儿童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患病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应尽量少去或不去活禽经营市场。

    污染的活禽市场及感染病毒的禽只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来源。因此,与禽类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家庭散养活禽和活禽经营者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防护指引

    1

    尽量避免前往活禽市场或接触活禽,若必须接触,应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并尽快用肥皂和水洗手。

    2

    尽量不要购买活禽,建议直接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生鲜或冰鲜禽,尽量避免在家宰杀鸡鸭等活禽,如果一定要在家宰杀,一定要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用脏手触摸眼、口、鼻,宰杀完成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3

    不要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家养,更不要与原有家禽混养。

    4

    处理和烹饪食物时做到生熟分开、煮熟煮透。

    5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或是否去过活禽市场。

    文/珠江时报记者 方婷 通讯员 黎凤彩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