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漫画/李世鹏
未放款先收费?这四种“网贷诈骗”要当心
为了申请一笔贷款,被“客服”一次次地要求交纳各种费用,到头来却没有贷到款。这种“网贷诈骗”陷阱可千万要小心!家住南海的邓女士就曾遭遇网络贷款类诈骗,连收2条反诈预警信息她都不以为然,还拒接南海警方的劝阻电话,最终被骗2万元。
警方提醒,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正规贷款在放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任何网络贷款,凡是在放款前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
案例回放
9月5日,家住罗村的邓女士在一个叫“X钱花”的软件提交了个人资料,申请贷款。第二天,她就接到一位自称是“贷款客户经理”的人打来的电话。在邓女士接听电话期间,其手机收到了一条中国电信发来的反诈预警短信提醒:“该呼叫为境外来电,请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挂断电话后,邓女士点开短信看了一眼,但没放在心上。她继续按照对方的指引,添加其微信,并在对方提供的网页中填写了个人银行卡等资料,提交审核,等待贷款。
此时,邓女士的手机再次收到反诈预警短信提醒,但邓女士依然相信对方是正规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并按要求把验证码等信息发给对方。
9月7日,“经理”再次致电邓女士,告知她已经通过资料审核,并通知她转账到指定账号,用于认证她是否有贷款资质。与此同时,南海公安分局罗村派出所民警接到上级下发的该反诈预警信息,立即拨通邓女士的电话进行预警劝阻。但邓女士已经彻底相信诈骗分子的话术,拒绝接听劝阻电话,并将2万元转到了指定账号。而后,诈骗分子又以信用额度不足为由,要求邓女士继续转入3万元,此时邓女士终于醒悟,自己是遭遇了诈骗。
另一边,反诈民警反复拨打邓女士的电话都无法联系上本人,立即赶往其住处上门劝阻,但最终还是没能赶上。见到民警到来,邓女士懊悔地说:“如果我相信预警短信,或者接听民警的电话,就不会上当受骗了。”目前,该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防范要点
在网络贷款类诈骗中,骗子会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等幌子,吸引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进而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先缴纳各种费用。当骗子收到钱款,便会关闭诈骗APP或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
网络贷款类诈骗的易受骗群体主要是待业人员、个体户等有贷款需求的人群。广大市民请记住,凡是贷款前要缴纳各种费用的,都是诈骗、都是陷阱。
四种常见网贷骗局
骗局一:无需任何担保
不少网上贷款广告都宣传贷款“不要担保、无需抵押”,其实他们是利用这些虚假广告来吸引急需借钱贷款的人。
此类骗局性贷款几乎不设立任何贷款条件,无抵押无担保,且利息极为低廉。贷款人要仔细甄别真伪。
骗局二:贷款要先交费一般来说,正规的贷款机构在成功放款前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因此,如果贷款人在网上申请贷款时,遇到要让贷款人预先支付手续费等费用的贷款机构,那么极有可能是遇到骗子。
骗局三:只需身份证办理
抵押贷款都是需要有抵押物的,即便是
无抵押贷款,也需要贷款人拥有稳定工作、银行工资流水还有良好的个人信用,申请成功率才更高,不存在只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获得贷款的这种情况。
如果市民在申请网上小额贷款时,对方说凭身份证即可获得贷款,那么对方多是骗子,千万不要上当。如果是“裸贷”就更危险了,因“裸贷”被诈骗、被敲诈勒索的案例时有发生。
骗局四:无需见面传真合同
虽说网上贷款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资料,但是最后一般都会选择面签合同,所以对方说“无需见面传真合同”时,市民就要认真辨别真伪。文/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 通讯员 南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