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见绿 出门入园
南海持续推进森林进城和公园化战略,三年增绿2.14万亩


▲三山高铁公园。

▲南海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 设,城市内处处见绿。图为千灯湖片区。
清晨6时30分,家住桂城西约的方伟杰早早来到千灯湖公园,在他眼里,沿着公园的绿道奔跑,沐着阳光,迎着微风,嗅着花香,就是他繁忙工作之外寻找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南海区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创新发展之路,持续推进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把森林进城和公园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统筹推进,努力打造四季有花、生态宜居、风景宜人的人居环境。
社区公园量质齐飞
2018年,湛江“95后”小伙杨根升来到桂城创业。与海边的沙滩相比,他更喜欢南海星罗棋布的公园和花繁四季的景色,认为这是南海给予市民最好的“礼物”。
继2015年至2017年建设101个社区公园后,南海持续深化公园化战略。2018年至今,南海新建或提升社区公园34个,新增(改造)绿化总面积125万平方米。同时,南海还持续开展“口袋”公园项目建设,对村居废弃地、闲置地、旧社区空间、小广场、小型绿地进行改造,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入园”。
今年8月,改造提升后的九江探花公园重新开放,面积从原来的1660平方米扩大到约1.8万平方米。而新建成的智慧公园则更加注重市民体验,该公园设有阳光草坪、空中栈桥、艺术廊架、活力跑道、景观厕所、儿童乐园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动静皆宜的休闲圣地。“如今的公园不仅好看,而且越来越好玩了。”市民王女士说。
四季花开处处皆景
春天,西樵山的茶花、三山森林公园的油菜花浪漫盛放;夏天,文翰湖公园的硫华菊、贤鲁岛的向日葵成为市民打卡好去处;秋天,映月湖公园、翰林湖公园的粉黛乱子草竞相绽放;春节前后,南国桃园是桃花盛放,十里飘香。
近年来,南海积极开展公园“提质增绿”工程,大力增种开花乔灌木,营造移步换景、四季花开的公园景观格局。家住桂城夏北社区的李婆婆就对这些年家门口的绿色变化点赞不已,“走出家门,道路两旁多了很多绿植和花卉,如今在家门口散步,一年四季都像是在逛公园,空气非常清新,生活过得很惬意!”
除了公园美化提升外,南海还着力打造“一路一风景”。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如今道路两旁的绿地颜色更加丰富多彩,大腹木棉、黄花风铃木等随风摇曳,经过修剪的树木不再阻挡视线,街边、小区等公共场所很少露出光秃秃的黄土,而是被绿色植被覆盖,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此外,立交桥上的“空中花廊”也让人赏心悦目。许多车主行驶至海八路跨线桥、海三路等立交天桥可以发现,桥面上簕杜鹃在风中摇曳,与绿色植物高矮搭配有致,在桥下行车如同徜徉在花园中。
打造万亩千亩公园
国庆期间,位于丹灶镇的金沙岛迎来众多游客。这里绿树成荫,鹭鸟纷飞,尽显生态之美。
近年来,南海重点推进万亩千亩公园建设。西樵山、南国桃园、金沙岛、岭南农业大观园等一个个叫得响的“生态地标”,引来众多市民和游客打卡。
今年6月,三山森林公园一期正式对市民开放,不仅登山道、步行径一路绿树繁花,公园还设置了小型篮球场、乒乓球桌、吊环等体育健身设施,
深受市民欢迎。而最近建成开放的展旗岗公园,则成为了市民眺广佛、瞰南海的又一景点。
今年9月,南海还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佛山市南海区万亩千亩公园规划建设实施方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加快规划建设12个万亩千亩公园,并以单个公园为规划编制单元,分类编制“一园一策”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目前,已有9个公园(其中5个万亩、4个千亩)基本完成“一园一策”编制,其余3个万亩公园正加快落实编制工作,预计到2020年底完成。
数读南海创森成效
三年累计投入25亿元
2018年至今,南海累计完成公园绿地、河涌整治、绿化提升等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374个,投资额超过25亿元。
三年增绿约2.14万亩
2018年至今,南海通过见缝插绿、立体增绿等方式提升绿化质量和水平,已新增绿化面积约2.14万亩,完成五年增绿总任务(4.07万亩)的52.58%。
河心岛复绿约29万平方米
南海区纳入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的河心岛共有20个,总面积约2100公顷(31539亩),其中自然生态型8个,生态修复型4个,建设管控型8个。
自2017年启动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至今,南海区累计拆除河心岛违章建筑面积约43448平方米,完成复绿面积约29万平方米,11个河心岛完成生态修复验收。
高质量规划建设12个万亩千亩公园
2020年9月,南海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佛山市南海区万亩千亩公园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南海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加快8个万亩公园、4个千亩公园规划建设。目前,已有9个公园(其中5个万亩、4个千亩)基本完成“一园一策”编制,其余3个万亩公园正加快落实编制工作,预计到2020年底完成。
8个万亩公园
岭南农业大观园南国桃园公园松岗东风田园仙溪文韵公园金沙岛公园天子帽公园渔耕粤韵公园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
4个千亩公园
半月岛公园千灯湖公园佛山植物园三山千顷生态公园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化面积22.5平方米
从2016年开始,南海通过开展绿城飞花、新一轮绿化南海行动、绿化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及“创森”“高品质森林城市”等一系列专项绿化行动,极大地提升了全区的绿化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目前,全区共有市政公园155个,公园绿化面积约610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化面积22.5平方米。
三年新建或提升社区(村居)公园34个
三年新增(改造)道路绿化25万平方米
继2015年至2017年建设101个社区公园后,南海积极推进社区公园和村居公园建设,自2018年起,三年来累计新建或提升社区(村居)公园34个,新增(改造)绿化总面积125万平方米。南海积极推进道路绿化提升工程,自2018年起共投入资金约1亿元,新增(改造)绿化面积约25万平方米。
三年新增(改造)立体绿化超53公里
2018年至今,南海区完成桥梁立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共26个,完成改造提升桥梁绿化长度超53公里。
特写
三山高铁公园
曾经“桥下灰” 如今“生态绿”
在桂城三山片区,三条并行的高铁线路之下,一座高颜值、时尚的高铁公园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两年前,高铁下遍布着建筑垃圾、违章搭建及粗放生长的树木,一片狼藉。如今,这里已变成面积约660亩、总长3.6公里的城市公园。从高空俯瞰,以高铁为轴线,这条由慢行步道、绿地、花海等空间组成的绿带壮阔而美丽。
行走其中,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你看,高铁在眼前飞过,与蔚蓝的天空融为一体;栈道两旁树木郁葱,草色青青,湖水碧波镶嵌其中;再往前走,便可见高架桥下种满一大片狗尾巴草,在风中轻轻摇曳,甚是可爱。而公园的微妙之处,则是高铁下的跑步道,不少市民来这里尽情奔跑,听着呼啸而来的声音,与高铁竞速比拼。
这般美景,让人陶醉。就在上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带队到这里调研时,也不禁由衷赞叹。调研组认为,三山高铁公园将“桥下灰”打造成“生态绿”的实践在国内领先。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黎小燕
通讯员 李莹莹 梁慧清图/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