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11月0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学习园地
    • 总书记指明方向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 一组数字看懂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第02版:大家事

    • 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 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奋力开创新时代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南海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03版:党旗红

    • 党建引领破解住宅小区治理难题

    第04版:大家事

    • 47个项目总投资超 800亿 南海发展再提速
    • 从一见“氢”心到“氢”联世界

    第05版:大家事

    • 骑车戴头盔 安全不吃亏

    第06版:大家事

    • 开窗见绿 出门入园

    第07版:大家事

    • 和睦邻里 热心公益 他们用爱诠释“最美家庭”真谛!
    • 每月最高可补贴1140元

    第08版:大家事

    • 扶持加码 推动更多南企拥抱资本市场
    • 截至9月底南海已启动千亩以上连片改造项目13个

    第09版:大声公

    • 购新车 有补助
    • 提供优质实验动物资源
    • 资讯快车
    • 南海公布第三季度信用“白黑榜”

    第10版:大声公

    • 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应先依法登记备案
    • 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 1537宗
    • 千万别点,小心有诈!
    • 漂亮“糖果”可能是摇头丸 要警惕!

    第11版:廿四味

    • 广式煲仔饭 揭盖一刻就已将你俘获
    • 豉汁鳝鱼煲仔饭
    • 叉烧腊味煲仔饭
    • 豉汁排骨煲仔饭
    • 龙辉小食店:廿年味道 情怀满满
    • 米饭吸足精华锅巴也不可放过
    • 选米大有讲究火候暗藏乾坤

    第12版:有嘢睇

    • 活力南海掀起青春风暴
  • 数字报首页

03:党旗红

南海将党建阵地延伸至住宅小区,推动构建党建引领、协商共治、公共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破解住宅小区治理难题

2020年11月07日

组建摩电安全志愿巡查队、成立摩电安全服务协会……近日,南海区全面开展摩电交通秩序整治的大会战,对摩电一切交通违法行为说不,桂城街道海逸社区、翠颐社区、文翰社区等多个社区的居民纷纷行动起来,构筑住宅小区摩电安全整治群防群治的第一道防线,自觉当起了小区的“安全卫士”。

这是桂城开展“创熟”工作的一个缩影。2011年8月,桂城街道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熟人社区”,通过“助人自助与适切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把服务对象转化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构建了党建引领、协商共治、公共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至今已孵化出7000多“创熟”同路人,让“跟党走,一起创熟”成为基层治理最有效的动员令。

如何推进“创熟”?

支部建在小区上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党建引领、协商共治、公共参与……在翠颐社区颐景园小区古色古香的“同心阁”中, “创熟” “党建”等元素抬头可见,这里是小区党建、居民议事和社团组织自治的党建阵地,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邻里矛盾等问题都在这里得到协商解决。

翠颐社区颐景园的善治成效,是桂城街道“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工作的典型案例。2011年,针对城市社区碎片化、居民原子化导致的社区治理“空转”状况,桂城街道提出创建“熟人社区”,并组建由苏志敏任组长的“创熟”课题组,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创熟”工作。

党的领导,成为桂城社区治理的火车头。在近10年“创熟”路中,桂城通过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了一批“创熟”标兵,同时推行楼长制、巷长制、街长制,培育“三长”队伍,成立街坊志愿互助会、自治小组等居民自治组织,不断凝聚“邻里之情”,破解“治理之难”,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今年5月,南海区正式启动机关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工作。结合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工作,苏志敏和他的团队正在探索推动小区网格户联系,以楼道为基本单元建立治理网络,强化党员“户联系”,打造以党员为骨干的治理队伍,实现“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就在楼道中”目标。

桂城经验

跟党走,一起“创熟”。运用“助人自助与适切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把服务对象转变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让居民成为自治的主角。

“办成这件事,每位居民都要自己感谢自己,邻里关系也更好了。”去年年底,历经4年的协商,桂花社区46号楼成功加装了电梯,楼长伦祖铠感慨道,这是整栋楼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带领居民代表一户户敲开该楼绝大部分住户的心门,努力化解因加装电梯而产生的邻里矛盾纠纷,并联系职能部门、施工队,制定资金分摊标准和居民公约,让楼道加装电梯的倡议成为现实。

如何实现“家门口”自治?

党员楼长构筑服务“连心桥”

桂城经验

一 充分利用社区情感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搭建居民议事决事的平台,建立“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新型社区关系,提升居民的社区主体感,实现了小区治理问题化解在小区里。

二 针对比较难协调解决的事务,社区党委联合物管、街坊会,组织楼长、志愿者、社团骨干、热心街坊召开多方基层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线上、线下联席会议和议事活动,有效破解了小区养宠、高空抛物、电动车管理等问题,推动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发展。

三 通过组织开展楼道文化建设、关爱弱势群体行动、社区环境维护、社区治安管理等各式活动激活邻里关系,让居民真正成为小区自治的主角,实现党建共商、服务共做、难题共解、文明共创。

创熟特写

桂华丽景

党员当骨干 楼道建立自治微信群

同德社区桂华丽景小区,坐落在美丽的千灯湖旁,由于小区历经两次物业撤场、业主委员会解散,小区垃圾围城、环境脏乱差曾成为压在居民心头的一块大石。

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自2014年3月起,社区党委干部通过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设摊宣传、派发小区自治倡议书、举办居民议事厅等方式引导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小区自治。

经过3个月的努力,小区2014年成立了第一届自治小组,共选举出5位成员,其中两名是党员。

在桂城街道党工委与社区党委引导下,小区积极培育楼长,并在各楼道建立微信群,让居民有了更好的沟通平台。目前,小区共有36条楼道,楼长队伍有45人。在定期召开的楼长会议中,楼长们提出对梯灯维修、楼道翻新等意见,讨论通过对小区全部梯灯的亮点工程,小区重现昔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018年7月1日,在桂华丽景小区自治管理四周年的日子,广东省第一块小区综合治理感恩石在桂华丽景小区揭幕。感恩石不仅见证了桂华丽景小区自治的成果,也成为该小区党建阵地的闪亮标志。

南海颐景园

从拍桌叫板到党群携手共建

翠颐社区颐景园小区建成于2006年,有楼栋42座,住户3218户,常住居民约1万人。由于居住人口增多,邻里缺乏信任,物业工作得不到支持,卫生环境、设备老旧等问题亟待解决。2015年,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矛盾激化,小区治理工作陷入困境。

为打破僵局,社区党委邀请街道“创熟”课题组先后四次到颐景园,为街坊会、物业公司人员进行“创熟”宣讲。

在第一次宣讲会上,业委会筹备组骨干就因不满物管服务水平和观念,对物管拍桌叫板。经过多次宣讲,“党建引领、公众参与”的创熟理念逐渐引起街坊会的共鸣,物管也从协商共治、多方共建中找到了工作出路。

为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楼道茶话会。物业经理现场直面居民诉求,街坊会骨干向居民分享创熟理念,社区党委收集居民

意见,协调资源解决小区问题,化解居民身边大小矛盾。

社区党委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的形式,引导小区协商改善了文明养宠问题,并组织居民共同筹备百家宴,通过志愿服务增强居民之间的信任与互助,培养公共参与意识,提高街坊自治的能力。

去年,社区党委协调多方关系,在物业公司的支持下成功争取公共用房建设集党建、居民议事、社团自治为一体的多功能阵地“同心阁”,解决小区治理最后1米的问题。

滨江一号

党员志愿者带动整个小区

灯湖社区滨江一号小区(南海水岸新都花园)位于金融高新区千灯湖板块,有楼栋23栋,住户2687户。居民需求多样性和小区归属感、认同感较为薄弱,导致物业服务矛盾日益增多。

为解决社区治理矛盾,灯湖社区党委成立小区街坊志愿互助会,构建社区党委统筹下的多元协商共治机制,通过街坊的志愿精神感动整个小区,提高居民对小区治理的参与度,有效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一方面,由社区党委提供场地、物业服务公司投入资金建设、街坊志愿互助会负责日常管理,共同建设滨江1号睦邻中心,打造小区党建阵地,创新活动方式,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小区公共事务,让党旗在小区内高高飘扬;另一方面,以邻里文化为载体建设培育11个本土社团组织,培育发展楼长45名,组织小区党员、楼长、社团骨干和热心居民成立发展小区街坊志愿互助会,搭建共建平台,引导各方参与治理。

“原来大家互相不熟悉,现在有了街坊会这个平台,大家互相熟悉了,感情变深了,矛盾也变少了。”滨江一号街坊会副会长朱业根感叹。

今年初,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社区党委充分发动三级红色网格力量,组织带领社区支部党员、街坊志愿互助会党员骨干、党员楼长、水岸新都服务中心组成小区防疫先锋队;同时,通过“创熟”的力量,小区以街坊志愿互助会为核心,在小区建立了一套发动、组织、团结和教育居民群众的社区治理动员体系,将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到小区、楼栋,直到每一户、每一个人,实现了小区“精准防控。

党建引领

桂城“创熟”成效

23个

桂城在23个城市社区推行“创熟”。

62个

近 10年来,桂城动员62个小区党支部参与小区治理工作,目前已建成47个小区善治示范点。

7000多人

建成街坊志愿互助会36个,自治小组72个,楼长队伍64支,以及各类社团组织245个,整体人数7000多人,

1502名楼长

自2013年开始,桂城着力推进“楼长制”建设,现时已在149个生活小区培育了1502名楼长,其中党员楼长384名。

1250 宗

截止2020年6月,已协调处理邻里矛盾1250宗,解决小区卫生问题1027个,协调破解治安案件173起,完成公共设施维护1710处,解决安全问题309个,破解停车难问题492个,协调旧楼加装电梯88条。

文/珠江时报记者 柯凌娜

通讯员

林锡楷

王小姬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