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
奶、豆没吃够,油却超标了!
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专家建议主食应以谷薯类为主,适量多吃蔬菜和水,
今年5月12日~18日是第10届全民营养周,5月20日是第35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聚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准则第三条“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第五条“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今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针对我国居民奶类、豆类摄入水平较低、油摄入量远高于推荐量的难题,倡导提高膳食质量,降低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
此外,广东人总觉得自己饮食清淡很健康,多位专家提醒,其实广东人的饮食方案中,奶豆的平均摄入不足,在控制油盐等方面也有提升空间。
广东人饮食奶豆需增加
“不少人觉得岭南膳食模式比较清淡,已经非常健康,其实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朱惠莲强调,成年人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目前我国2/3以上的居民未达到推荐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300ml~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
“奶豆制品在广东人的饮食方案中,不太有优势。尤其在全国来看,北方市场上豆制品是比较普遍的,而广东人的奶豆制品平均摄入量仍不足,因此我们倡导每天都要摄入奶豆制品。”朱惠莲表示,“在少油方面也还有控制的空间:不少广东人油和盐的摄入量,也超过了最健康的推荐量。”
“今年的营养周主题,实际上是强调三大关键词:减油、增豆、加奶。广东人的饮食特点可以说是‘三少’,其中油少是优点,但奶和豆偏少则需要引起关注。”广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提醒,例如不少广东人吃早餐,仍是习惯于吃粥、肠粉或一盅两件,其实可在早餐中增加奶豆制品摄入,一杯奶、一杯豆浆或一碗豆腐脑等就可以简单解决。
陈超刚提醒,早餐时自制豆浆须煮透,烹制大豆及其制品时,也应少放油、盐、糖。豆腐、豆干等大豆制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嘌呤含量有所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及痛风患者也可适量食用。
早餐要保证食物多样
中国营养学会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吃早餐情况不容乐观:工作日18.4%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周末29.7%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且食用谷薯类比例达89.4%,食用奶豆、蔬果的比例不到50%,膳食结构不够合理。
“大量科学证据表明,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都会增加肥胖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介绍,早上人体血糖水平较低,不及时吃早饭会刺激身体一些激素的分泌,利于促进脂肪生成;同时,空腹时间长,人体容易产生饥饿感,从而在午餐等餐次进食高热量食物。
刘爱玲说,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早饭会使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1%,还会增加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风险,对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以及成人的记忆力和情绪也有不良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吃好早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早餐要保证食物多样,做到4类品种以上:至少包括主食1份、奶类鸡蛋等食物1份、蔬菜水果各1份,保证获得的营养物质全面充足。多选择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如新鲜的、五颜六色的蔬果,以及奶类和大豆类、鸡蛋、瘦肉、全谷物。
专家提示,早餐不能吃太少,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至30%,能量供给与午、晚餐相似。早餐时间不宜太晚,尽量在9点前吃完。鼓励家人共同进餐,在温馨愉悦的状态中开启美好一天。
科学饮奶可改善乳糖不耐受
奶及奶制品对健康有显著益处,但很多人因一喝奶就腹胀、腹痛、腹泻而对奶类望而却步。专家提示,科学饮奶可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保证身体获得充足营养。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日摄入300毫升及以上液态奶,而我国人均每日饮奶量不足30毫升,很多人从不喝奶,这一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及日韩等亚洲国家。一项对8个城市人群的抽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乳糖不耐受是我国居民乳制品摄入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喝奶就腹胀,不一定是乳糖不耐受。”韩军花说,对某些糖或添加剂过敏,胃肠道对凉的东西比较敏感或有疾病等,都可能引起腹胀腹泻。而乳糖吸收不良或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中缺乏乳糖酶,导致大量乳糖无法被消化吸收。
事实上,乳糖对健康有许多积极作用,如促进钙、锌等营养素吸收,增加骨矿物质含量,增加有益菌丰度促进肠道健康等。
专家表示,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选择低乳糖、无乳糖的乳制品,如无乳糖奶和酸奶、奶酪等;可以将乳制品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如早餐先吃主食再喝奶,多次少量摄入,并适当将奶加热到40℃左右,不易引起胃肠不适;还可以从少量(如50毫升)开始,逐渐增加乳制品摄入量;适当补充乳糖酶、益生菌、益生元,也可缓解和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
食疗有作用但要科学食用,这些谣言别信
“营养是一个人终身必修的健康课程。对营养越关注,你的健康银行储备就越多。”朱惠莲说。但目前仍存在不少误区。
有的人听说吃大蒜、西兰花等食物可抗癌,便大量进食。这有科学根据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叶文锋表示:“从食物科学的角度来说,的确发现这些食物中含有防癌抗癌的成分,但这不代表你每天吃就能抗癌防癌。在临床上,我们也尚未看到这样的效果。只能说,在饮食均衡及营养状况和胃肠道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多吃这些食物对健康的获益可能更大。”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临床上很多肿瘤患者,往往听到一些坊间传闻就拒绝某种食物,例如有些人听说糖会助长肿瘤,就完全拒绝进食碳水化合物。”叶文锋特别提醒,“这些传闻,既不科学,更会导致他的食物谱越来越窄,不利于自身的营养获取,更不利于治疗和恢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也提醒,很多人对饮食的摄取缺乏整体观,只看一点,不及其余。
“每一种食物都有各自优缺点,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非常多的,不可能一种食物就能满足我身体的所有需要。所以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综合搭配好营养比例。而不是单纯从一个方面来判断食物该不该吃。”卞华伟举例说明,比如最常见的提问,胡萝卜该生吃还是煮熟吃?如果你需要补充维生素C,那么加工越简单越好,甚至可以生吃;但如果你是希望补充胡萝卜素和一些抗氧化物,这些脂溶性成分生吃效果不好,所以应该加工好,在脂肪的配合下促进吸收。
正如很多人担心大豆吃多了会诱发子宫肌瘤。朱慧莲提醒,首先大豆异黄酮对人体雌激素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其次按照大豆及其制品的建议摄入量,获益是远高于风险的,而实际上很多人还远远未达标,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清淡饮食这样吃
清淡饮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化。主食应以谷薯类为主,适量多吃蔬菜和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在此基础上再提倡口味清淡,做到少油、少盐、少糖。推荐一般成年人尝试“一到七”的清淡饮食模式。
1个水果
当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还不够合理,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明显不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一般成年人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大家可以试试每天食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水果至少1个,约女性拳头大小。
2
盘蔬菜
每天应进食品种多样的蔬菜,菜量相当于两大盘。其中一盘是时令新鲜的深绿色蔬菜。最好生食一些大葱、西红柿、生菜、萝卜等,避免加热时破坏维生素。一般成年人全天实际摄入量,保持在生重500克左右。
3勺植物油
每天烹调用油限量为3勺(普通白搪瓷勺),而且最好食用植物油,尽量少吃动物油,多种食用油轮换着食用。
4碗杂粮饭
每天食用4碗杂粮饭,生重250~400克。大家不要每天吃大米饭或者白馒头,做米饭时可以加上粗粮、杂豆一起焖,蒸馒头时也可以加点杂粮粉,做到粗细搭配。
5份蛋白质食物
即每天吃禽畜肉类共50克(生重,最好是瘦肉),鱼50克,蛋1个,豆腐或豆制品200克,牛奶或奶粉冲剂1杯。有的朋友对重量没有直观的概念,建议参考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大概重50克。
这种以低脂肪的植物蛋白搭配非高脂肪的动物蛋白的方法,经济实惠,而且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相对较少,是公认的健康饮食。
6种调味品
比如葱、姜、蒜、醋等,还有黑胡椒、小茴香、柠檬汁、咖喱、迷迭香等,一般人群都可以适量食用。只要不过量,这些调味品不仅可以调味,其中的很多成分还对身体有好处。比如醋,能够开胃、促消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盐,避免摄入过多盐分。香辛料大多富含多酚类化合物,有助抗炎、抗氧化。
7杯白开水
轻体力活动的一般人群,每天喝水不少于7杯(总量在1500~1700毫升),以补充体液,促进代谢。可以选凉白开或者淡茶水,少喝含糖饮料。纯果汁因为含糖量高,也不推荐大家饮用。
(综合新华社、羊城晚报、澎湃新闻)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