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科优势互补 再攀“心”高峰
南海首个心脏医学中心成立,整合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打造区域标杆心脏医学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心脏医学中心成立。 (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方婷通讯员/梁筠仪卢秋坚)3月18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心脏医学中心成立,心脏医学中心三区(含心脏大血管外科)开科启用。这是南海首个心脏医学中心,整合了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拥有一支“内外兼修”的心脏救治团队,致力打造区域标杆心脏医学中心。
打造专业“护心”队伍
该心脏医学中心由一区、二区(含CCU)及三区(含心脏大血管外科)组成,是中国胸痛中心、佛山市唯一标准版胸痛中心示范基地、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
心脏医学中心致力打造心脏内科介入手术(含综合介入、微创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及心脏外科手术救治于一体的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
目前,心脏医学中心覆盖心血管内科、心脏血管外科所有常见病和危重病,实现内外科专业资源互补。同时,心脏医学中心能独立完成95%的心脏手术,在南海本地全面突破高精尖技术壁垒,介入手术量位居佛山前三、南海第一,处于区域领先水平。
心脏医学中心引进了“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二级教授、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主任宾建平教授作为心脏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另外还引进“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廖禹林教授,以及心内科李波博士、张彤博士,心脏血管内科重症医学戴波博士、心脏外科邱风主任医师等多名高层次人才,配有近7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护心”队伍。
“未来我希望在华南地区建立起一个有影响力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一流心脏医学中心。”宾建平表示,接下来心脏医学中心要在高精难技术上不断创新,做到技术全覆盖,不只是技术上的全面,还要水平上的提升;其次还要全力打造心血管护理队伍,建设学术科研人才队伍等。
持续整合优质医疗资源
目前,心脏医学中心正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主要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术、心律失常介入术、冠脉手术为三大王牌技术。心脏医学中心结构性心脏病全年手术量位居全市前列、TEER手术量全市第一,是全省首批独立开展中心。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手术量(含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位居华南县区级医院榜首,完成全国首批、佛山首例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CCM)。冠脉手术量超过大部分地市级中心的体量,独立开展冠脉CHIP病变介入、冠脉内旋磨、微创小侧切不停跳内乳动脉冠脉搭桥等高难度冠脉手术,填补南海乃至佛山的多项技术空白。
此外,心脏医学中心配套了全数字化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4台、256层螺旋CT、3.0T双梯度磁共振、EC-MO(体外膜肺氧合)、有创呼吸支持、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先进设备。下半年拟启用杂交手术室,推动学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当前,高血压、心梗、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发病率愈发升高,整合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是心脏医学中心的使命。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院长关紫云表示,心脏医学中心的成立掀开了区域心脏医疗领域发展的新篇章,接下来还会逐步整合心脏超声、电生理等医疗资源,目的就是综合内外科技术优势,更快更全面地为病人提供服务,更高效、精准地诊治心脏危急重症,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
未来,心脏医学中心将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攻关疑难危重症诊治技术,大力开展冠脉、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等高尖新技术新项目,实现医教研全面提升,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具有区域特色的心脏医学中心,推动健康南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