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高歌猛进”,引爆新一轮“抢人大战”
南海 AI人才培养如何大步跟上?

■南海通过多种方式培养AI人才,图为组织学生参观人工智能企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摄

■南海制造业应用人工智能的需求旺盛。图为创兴精密的数字化车间。(资料图片)
10月24日是1024程序员节,让更多人把目光关注到程序员的身上。程序员等人才是数字化发展、科技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近期,来自多所院校的一百多支队伍也正摩拳擦掌,剑指2023年佛山市AIGC多模态训练师学院赛桂冠。
近来,中国科技企业圈热点不断。前脚,百度、阿里、讯飞等多家老牌互联网公司高调投入大语言模型赛道;后脚,光年之外、深言科技、百川智能等初创公司也相继宣布获得亿级资金支持……这场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产业新热潮,也引爆了新一轮的“抢人大战”。高端人才薪资水涨船高,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
今年6月,南海区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响了县域级“AI模型+传统产业”头炮。面对产业“高歌猛进”,南海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应如何补齐?
产教联动 为人才成长打造“苗圃”
南海正逐步探索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成熟路径,并以此助力高校提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水平,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打造。
人工智能,俗称AI(Artifi-cialIntelligence的缩写),作为新兴职业,已成为高科技信息产业的新力量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在专业人才紧缺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重金招揽人工智能人才。南海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行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仍然较少。
从长远来看,南海要解决企业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除加强引进力度以外,加强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
在推动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南海对外借脑,对内挖潜,双管齐下解决人才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创造新就业形态,不断催生数字经济的源头活力。
今年6月,在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上,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华南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在南海区大数据产业协会等单位支持下,共同启动了“产教融合”苗圃计划,共同围绕“育苗、壮苗、用苗”三大方面,强化校企联动和人才培养,强化科研合作和模型研发,强化就业支持和创业发展,为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和储备一大批年轻人才,为相关技术人才在南海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深化政企校联动,推进产教融合。在9月举办的南海区“数字领航”——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合作暨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会上,2023年佛山市AIGC多模态训练师学院赛正式启动。赛事由政府、高校、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多方联合举办,其中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院校作为协办单位积极参与赛事。
南海通过赛事、研学、实习等多种方式,一方面让更多本地学生深入了解产业AI应用场景,通过校企联动强化人才培养、就业支持、创业发展,留住更多人才;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就业场景的灵活性,探索数字经济下打破时间、空间和身份限制的就业新形态,以“大平台+小终端”模式为更多劳动者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边界。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谈到,南海正逐步探索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成熟路径,并以此助力高校提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水平,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打造。
以赛促培 挖掘AI人才创造能力
校企双方通过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等,让教学内容可以紧跟产业一线的同时,也能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
事实上,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言,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算法开发工程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越来越多细分行业领域的应用,作为制造业大区的南海,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背景之下,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领域,对AI人才的需求已经发展到高关注、高需求的阶段。
一位南海企业家谈到,希望南海尽快培养一批实操型的“AI+制造”人才,满足未来制造业应用人工智能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校的AI人才培养面临两大突出问题:一是高端人才稀缺,二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应用脱节。为此,高校正在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
如今,南海AI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2023年佛山市AIGC多模态训练师学院赛正是促进佛山AI基础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旨在提升人才实战能力,同时挖掘本土AI优秀人才及项目,助力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得到院校师生广泛关注,大家参与热情极高,原定大半个月的报名时间,早早就报满名额,超500名师生将参与竞赛。目前参赛队伍已经领到算力,组委会将组织线上培训答疑,预计于11月底完成初赛作品提交,12月中旬决出最后获胜者。
“这个活动给了我们学生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二学生曾宪涛说,“老师当时跟我们宣贯市里组织的这个人工智能大赛,我们10分钟就组好队报名参加。这次比赛的选题是佛山特色产业AI场景,很有实战性!”据了解,本次大赛选取了珠宝首饰、玉石雕刻、建筑、家居、服装等佛山特色产业作为选题,参赛队伍根据选题收集数据和素材,对数据(图片)筛选、处理、标注、训练,使用训练好的模型按选题要求生成图片。
校企联合共同提高AI人才质量,也已逐渐成为高校和企业的共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粤台人工智能学院老师陈瑞森表示,近年来,校企双方通过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等,让教学内容可以紧跟产业一线的同时,也能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
据悉,未来南海将力争通过赛事、研学、实习等多种方式,让更多高校学生深入了解产业AI应用场景,通过校企联动强化人才培养、就业支持、创业发展,留住人才。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通讯员南政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