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百千万”齐聚力 同心共筑幸福城
南海持续推进“十百千万”志愿服务工程,建设高质量“志愿之城”

■小区楼长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志愿V站志愿者为市民提供综合便民服务。
三度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注册志愿者39.5万名、备案志愿服务组织2388支……从1994年到2021年,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南海各个角落,用大爱共同筑起“志愿之城”。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我相信志愿者们在服务过程中更多的是收获和幸福感。”佛山市菠萝救援服务中心秘书长何腾远感慨道。
在南海,像何腾远这样的志愿者有近40万名,他们不问名与利,只为热爱而奔赴,他们在推动南海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让南海成为一座“幸福城”。
“志愿红”冲锋在前共建共享共护美好家园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牵动着所有人的心。面对疫情,党员志愿者们冲锋在前,在防疫一线亮起“志愿红”。
何腾远是菠萝救援服务中心团支部书记,也是一名中共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主动向菠萝救援队理事会请缨,在高速路出口对车辆进行安全排查、参与全市消毒工作。2021年6月,南海区某工业区实行封闭管理,需要大量防疫志愿者协助送餐、清理生活垃圾等服务,他更是主动报名,冲锋在一线。“作为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强烈。”对于何腾远来说,党员志愿者更像一盏指路灯,自己要先“亮”起来,才能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
“你好,我们这边下水道坏了,你们有办法修吗?”一天早上,九江镇儒林社区一位居民看到远处穿着红马甲的一行人,快步跑上前来。“我们马上帮你反映!”尽管不熟悉维修工作,但接到居民的诉求后,社区巡逻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陈铭忠马上找相关部门协助解决。
陈铭忠是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更是一名有着前线作战经验的退役老兵,他说:“党员有责任冲在前头!”
每个工作日的白天,陈铭忠所在的儒林社区巡逻志愿服务队都会开展巡逻工作,近30名党员志愿者齐上阵。“哪里脏乱就清理哪里,谁提出诉求,我们都会记录下来。”陈铭忠说,巡逻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儒林社区对党员志愿者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视,社区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扎实推进了党员志愿服务协同社区治理。
此外,南海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持续开展“摩电安全出行”“交通文明劝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佛山创建文明城市实现“三连冠”。
11月,南海的降温让人猝不及防。穿上厚外套,披上“凌送军”好人工作室马甲,桂城义创文化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南海文化公园志愿V站站长凌送军准时到达南新三路与南海大道北交叉路口,举着牌子有序地疏导交通。
“从2014年起,我们就开始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文明督导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志愿者的力量,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现在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明显少了,我们心里也很有成就感。”黄昏的城市街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凌送军及伙伴们成为文明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将为创建更和谐美好的南海继续坚守。
打造“十分钟服务圈”擦亮志愿服务“金字招牌”
今年10月1日,西樵雅居乐广场志愿V站的志愿者们向路过市民派发小红旗,营造浓烈的国庆节日气氛。他们身后这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站点,是传递城市文明的一个大窗口。雨具、饮用水、应急药箱等物品是志愿V站的“核心装备”,“爱心义卖”“垃圾分类知识宣讲”“环保行动街道垃圾清理”“同心圆亲子共读”是站内常态化开展的活动。
目前,南海共有47个志愿V站,致力于打造“十分钟服务圈”。
“迷路的市民远远地看到志愿V站会绕过来问路,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因为参与志愿服务有了归属感。”西樵雅居乐广场志愿V站副站长李爱心认为,V站活动持续深化,成为了区域内志愿服务一个响亮的“金字招牌”。
如今,漫步在丹灶金宁社区外的海口涌旁,可见河岸步道绵延、河水静静流淌,如此秀美的景象,有丹灶金宁社区巡河志愿服务队绘制的一笔。
63岁的李云是一名楼长志愿者,也是丹灶金宁社区巡河志愿服务队队长。2018年,金宁社区巡河志愿服务队成立,8个小组每天轮流巡河,风雨不改。巡河时,志愿者们发现危险行为会及时制止,同时会查看河道有没有被污染、河水有没有散发臭味,并对问题河道进行拍照,最后把问题河道位置上传反馈。“现在河的水质很好,小区居民都感觉到很舒心。”李云说。
“社区巡河志愿队”“小区楼长志愿者”充分创造了“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7月30日,南海在佛山市率先成立社区巡逻志愿服务队,通过设立以退役军人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巡逻志愿服务队、以丹灶金宁楼长为样本的小区志愿服务试点,让志愿服务不断向纵深延伸,激发志愿服务新活力。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在南海,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何种身份,人人都可以是志愿者。
今年7岁的黄韵菲是大沥镇六村社区义工队的一员,自小便跟着妈妈参加志愿服务。她的妈妈欧锦萍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从女儿5岁开始,便有意识地带女儿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因此,母女俩的身影活跃在社区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在此过程中,一颗“志愿种子”便播种在黄韵菲的心里。
“妈妈,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参加?”此前由于尚未满足参加志愿服务的年龄,黄韵菲常常盼着参加“一步一捡”。今年,她终于达到年龄,于是每到周六都会拿上夹子,穿梭于大街小巷,提着袋子,捡起地上的垃圾。欧锦萍欣喜地发现,在志愿活动中,女儿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学会了沟通和团队合作,还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喜悦。
在九江也有一位青年义工,以自己的力量推广家乡文化。“当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在烟桥古村的历史建筑上的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原来这里是这么美。如果我不是做导赏员,未必能发现烟桥的这番岭南水乡古韵。”何秋萍是九江镇烟南村人,负责村里的文化传播工作,同时也是九江镇烟南村志愿V站成员,常常担任导赏员,为游客免费提供讲解服务。
近期,村里开展“小小导赏员”活动,何秋萍也参与了策划和组织,邀请当地小朋友到志愿V站学习导赏技能。目前学习阶段将结束,“小小导赏员”们马上就要上岗了。“很开心能让当地的小朋友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眼看小朋友讲解得越来越熟练,何秋萍更有成就感了。
里水镇金峰洲社区居民杨荣凤是一位年迈七旬的退休教师,也是一名资深志愿者和悦园小区19栋楼长。2020年,悦园小区就更换升降梯的问题征集业主意见,其中,与杨荣凤住在同一栋楼的一户居民始终持反对意见。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小区充分发挥楼长志愿者的作用,让与他们年纪相仿的楼长杨荣凤前往劝说。“从老人出行的便利性,再谈到房屋升值,告诉他们升降梯的便利。”杨荣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她的劝说下,两位老人终于松了口。
杨荣凤说,成为一名楼长,让她既能够为社会发展发挥余热、为社区和谐锦上添花,又充实了她的晚年生活。
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建设高质量“志愿之城”
近年来,南海志愿服务在不断创新、规范化、制度化中完成升级,制定了《南海区社区巡逻志愿服务工作指引(试行)》和《南海区小区志愿服务工作指引(试行)》,打造了南海区星级志愿者导师体系,建立了星级志愿服务社区评选体系,构建了“上下联动、运行高效、流程规范”的志愿服务体系。
11月9日上午,10大志愿服务主题代表队伍在开幕式上共同启动了南海区“十百千万”志愿服务工程,这也是2021年度南海区志愿服务的新提法、新举措。
所谓“十百千万”,是指“围绕十大志愿服务主题,百支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开展,千名志愿者投身参与,万名市民群众共建共享”。这一工程旨在带动更多市民群众加入志愿队伍,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团南海区委副书记刘琪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种恒常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响应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推进高质量志愿之城建设’的工作要求,促进志愿事业的发展。”
目前,“十百千万”志愿服务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不断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赋予更丰富的志愿服务实践内涵。今后五年,团南海区委、区义工联将不忘初心,继续以“制度化、常态化、精细化、品牌化”建设高质量“志愿之城”,助力实现“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
数读南海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39.5万名,备案志愿服务组织2388支,开展各项活动超12.3万次,年均服务群众超150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4399万小时。
近两年各项服务内容基本数据
1
疫情防控
累计投入志愿者206774人次,总服务时长1383427小时。
2
垃圾分类
共发动志愿者约1.6万人次开展,覆盖居民群众超12.1万人次。
3
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投入志愿者超5.2万人次,累计服务时数超12万小时。
4
摩电整治投入志愿者29973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70035.5小时。
5
巡河护河共有230支巡河护河志愿服务队,累计参与志愿者5386人次,服务时长超56570小时。
6
社区巡逻志愿服务
已开展社区巡逻志愿服务688次,累计上岗志愿者2782人次,服务总时长11033.5小时。
7
禁毒志愿服务累计开展相关活动1163场,投入志愿者约6900人次。
8
消防(森林防火)及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累计开展相关活动2000余场,投入志愿者约8700人次。
9
普法宣讲志愿服务累计开展相关活动800余场,投入志愿者约9000人次。
10
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累计开展相关活动60余场,投入志愿者约600人次。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洁薛紫琪通讯员房必超黄敏华黄喆冯文胜利锶敏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