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党建引领添活力 教育发展攀新高
以“四全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十大工程和高质量发展八项创新改革

■第五届上善教育节开幕式暨教育楷模颁奖典礼现场。
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南海区教育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眭敏为“善治”楷模颁奖。 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里水小学带来的粤剧表演《少年巾帼》。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上善教育,学在里水。
12月2日,里水镇举办第五届上善教育节开幕式暨教育楷模颁奖典礼,以“华夏魂”“里水情”“中国梦”三个篇章,表达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担当、为走向复兴砥砺前行的决心。师生代表舞台上绽放,教育楷模高调亮相,全景式展示了“上善教育学在里水”品牌发展成果。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里水镇“上善教育学在里水”的终极目标。里水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全镇域、全学段、全学子、全链条“四全理念”,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十大工程,全面激发教育新活力。
未来,里水镇教育将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大平台,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增创教育新优势,努力打造优质均衡教育标杆镇,勇攀广佛教育新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居新典范。
党建引领教育共商
红缨枪、披甲胄、红妆不输男儿志……在晚会的“华夏魂”篇章,里水小学学子凭着《少年巾帼》粤剧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展示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坚守,呈现了教育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成果。
星光熠熠的舞台,还给里水教育楷模至高的荣誉。在晚会的“里水情”篇章中,获得“教育楷模”称号的里水教育人及相关单位一一亮相,他们用心用情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事迹被传扬开来,将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晚会的“中国梦”篇章,由里水教师、家长代表带来的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激情澎湃,振奋人心。教育事业,是里水镇党委打造的头号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间,在里水镇党委引领下,“上善教育”致力做强公办、做精民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广大里水学子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金漆招牌愈擦愈亮。
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里水镇教育党委持续探索基础教育改革,今年创新性实施“党建星期二”工作制度,构建党建引领大平台,以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里水镇教育发展中心全体人员与家长联合会成员分成九组,定期在“星期二”到镇内各中小学驻校直联,开展“七个一”:深入一所学校、参加一次校务会议、听一节课、访谈一位家长、沟通一位教师、关爱一个学生、召开一次座谈会,搭建师生、家校有效沟通平台,共商教育发展大计。
核心素养全面培养
这场晚会上,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师生合唱团、家长合唱团,这是里水镇的“全链条”教育缩影。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需要千家万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情。
素质教育,里水担当。早在2018年,里水镇率先在全省创新性提出基础教育“全镇域、全学段、全学子、全链条”的“四全”发展理念,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十大工程”,构建了学子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让学子们在语言、体育、艺术、科学等领域全面发展。
几年来,里水镇教育改革创新取得累累硕果。2018年、2019年、2021年三年均获得南海区教育创新大奖;中考成绩每年保持高位攀升,连续两年共3人跻身全市顶尖生屏蔽行列;学校“一校一品”特色发展成绩喜人。
里水学子纷纷登上国家级、省级领奖台。在学科竞赛方面,2019年南海区小学英语阅读素养测试中,里水镇平均分、优生率、合格率三项指标均处于全区第一。
在科技教育方面,里水在2019年南海区创客魔方机器人专项比赛中获得11个一等奖(占全区55%);南海双语实验学校学子荣获2020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机器人技能”项目初中组、小学组冠军;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获得广东省中小学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女子短距离赛第一名。
在体艺方面,麻奢小学在2019年广东省武术套路锦标赛中摘得16金、17银、9铜;展旗学校荣获2019年广东省传统龙狮锦标赛一等奖;和顺中心小学荣获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十佳金花奖、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里水小学粤剧班在广东省第十届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摘得银奖……
不忘初心强师领跑
用爱为孩子播种希望,用知识滋养学生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上善教育”的目标,也是里水广大教师的初心。
强镇先强教,强教先强师。为提升教师队伍的荣誉感与幸福感,里水镇每年都举办“仪式感满满”的上善教育节。教育楷模是上善教育领军人物代表,是上善教育的领跑者,他们带动着里水教育人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获得本届“上善教育楷模”荣誉称号的里水镇教育发展中心谭诗清老师,四十年用心雕琢,不断深化“四环节”教学模式,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只醉心于那三尺讲坛,全身心投入培育优秀学子。作为小学数学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麻奢小学潘燕祯老师没有因生源差异而退却,反而利用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作为平台和抓手,带领老师们创新和突破,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助力青年教师获区能力大赛一等奖。
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上善教育的无形品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借助党建大平台,里水镇教育党委大力实施“头雁工程”,让一批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党员干部引导教师们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同时,推动党员名师带头上示范课、组建名师工作室,形成教师争当先锋的良好氛围。
近五年来,里水镇不断加大投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目前拥有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4人、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名师8人、区级以上名师70人。
接下来,里水镇将借力南海教育发展中心、南海双语实验学校资源,规划构建“全过程”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和“全覆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力争3~5年内推动区学科(班主任)带头人达10~15人、名师达120~180人,进一步优化强化全镇师资。
三大工程擦亮品牌
从第一届到第五届上善教育节,展示了里水广大教育人的驰而不息、坚定不移,也突显了“四全理念”“十大工程”的硕果累累,一次次擦亮“上善教育学在里水”品牌。
今年,里水镇提出“梦里水乡湾区名镇”的总战略,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创新发展新高地、城乡融合新标杆、湾区人居新典范。围绕里水镇发展新目标,里水教育党委提出了“布局高质量湾区大超越”新定位,通过强基、减负、提质三大工程八大创新改革,进一步扩大“上善教育学在里水”品牌优势。
扩大教育的“强基”优势,坚持开展“党建星期二”驻校直联,创新党群联系工作,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形成育人合力。投资30亿元,在金峰洲片区、金旗峰片区、金溪片区、新兴片区、里湖新城片区等五大城乡全面融合连片示范区,新建、扩建2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2万个学位,做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全覆盖。
“减负”工程即推进校医、安保、饭堂、后勤改革,体制创新保障轻装上阵,推动校长潜心办学治校、教师静心教书育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进一步激发全镇学校办学活力。
“提质”工程即重点打造南海双语实验学校学习中心品牌,推动六大学习中心课程体系,融合社区和社会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全链条学习研训新模式,探索构建教育产业链,壮大优质师资队伍力量,并向全社会开放,形成学生、家长全链条学习闭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育人,基础在教育。打造优质均衡的教育是镇党委、政府所坚持的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热切的期望。”里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伟明表示,未来镇党委、政府将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遗余力地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让教育成为里水的金漆招牌,为“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2021年里水镇上善教育楷模名单
善治
1 同声小学余舜仁
九年来敢于挑战,敢于尝试、勤学善思,凝聚了一群同龄伙伴,是上善教育的“鲜力量”。
2旗峰中学梁德华
带领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培育学子连续两年摘取里水镇中考第一名,艺术生中考连续13年蝉联佛山市第一名。
善爱
1
里水中学邓洁嫦
佛山市名班主任、南海区十佳班主任、南海区骨干班主任,连续21年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用爱和信任呵护学生快乐成长,桃李遍布四方。
2布新幼儿园陈绮云
扎根纯村集体办幼儿园18年,致力办一所优质的、让广大村民受惠的幼儿园,推动乡村幼儿园升级。
3和顺小学家长委员会
支持校园、共同抗疫、扶贫助困,以身体力行书写着父母深沉的关爱,表达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
善教
1
麻奢小学潘燕祯
小学数学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利用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作为平台和抓手,带领老师们创新和突破,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2南海双语实验学校黄琼
黄琼成功夺得全国数学竞赛课一等奖佳绩,带领团队以鼎新的教育姿态,带领南双七年级的检测成绩傲视同层次的学校。
3
里水镇教育发展中心谭诗清
正高级教师,四十年用心雕琢,不断深化“四环节”教学模式,诠释了一名上善教育领军人物的魅力与风采。
善行
里水市场监督管理所
守护全镇63所中小学、幼儿园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创新性开展“粤菜师傅”进校园“安心食堂”工程,提升师生餐饮营养质量。
善习
里水中心小学羽毛球社团
10年沉淀,成为广东省羽毛球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先后斩获了35个省市冠军,13个团队一等奖。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陈淑仪何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