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举行“城市更新面对面”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
论道城市更新 探寻发展路径


■专家齐聚探讨大沥城市更新共建共享机制和发展路径。
珠江时报记者/吴志恒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晴雯吴志恒通讯员/刘成)12月2日,大沥举行“城市更新面对面”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学界专家、企业家、党员干部、村居及市民代表齐聚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以“思想大解放大沥再出发”为主题,探讨大沥城市更新共建共享机制和发展路径。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近段时间,大沥镇在城市更新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11月23日,大沥集中拆除河西沿江片区改造项目250多亩土地,打响了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第一枪”,南海城市中轴北延过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城市更新是大沥未来发展的必走之路。刚闭幕不久的市党代会指出,向东重点发展商流型经济,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带。不仅如此,南海区党代会和“两会”,也为大沥未来发展绘就了蓝图,要大刀阔斧推进城市更新、商贸转型,争当城市中轴北延的桥头堡,走在广佛全域同城最前列。
“现在是南海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时刻,也是南海新的赶考之路,越往后走,我们遇到的‘硬骨头’会更多。”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表示,大沥镇各级干部通过在河西、沥北、雅瑶的实践,在南海全区做出了好的示范。
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开展题为《迎接南海发展第三波》的演讲。袁奇峰认为,南海经历过两波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2000年以后,政府从“放水养鱼”转变到积极构建城市中轴发展模式,为南海城市空间战略奠定了基础。当前,南海正进入第三波经济发展期,也是南海腾飞的关键期,在广佛同城的重大机遇面前,大沥要坚持利用好沥桂一体、南海城市中轴北延过河的战略,分享广佛同城带来的利好。
南方新闻网副总裁胡智勇则结合自己对南海和大沥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做了题为《新时代大沥城市经济的突围与转型》的主题演讲。他分析,“新大沥”要从环境、空间、产业、人才等方面进行突围,“通过环境整治和空间整治之路,清除尘垢,打扫好屋子,告别旧的生产方式,迎接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
组建城市发展专家智囊团
除了专题演讲,活动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广佛与大沥如何不相互错过?”“闪电再出发,大沥新的彼岸在哪?”“广佛城市新的流量入口在哪?”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
交通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目前大沥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交通,尤其是对接广州的交通问题。大沥镇镇长游剑锋透露,目前广佛大桥建设已经动工,这座大桥不仅将从广州大坦沙直接西延到南海建设大道,还将一直西延打通桂和路,“届时将成为一条平行于广佛高速公路的快速道路,而这个工程,我们计划于明年征拆。”
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何春云表示,市党代会和区党代会、区两会都点明了大沥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接下来会从政府层面推动广佛大桥建设,大沥与芳村接口、广湛高铁、广佛放射线等一连串的交通规划,解决好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站在广佛全域同城的新风口,大沥城市更新发展需要凝聚各方智慧与共识。为更好地为大沥高质量发展寻求更多智慧力量,大沥现场聘请袁奇峰、胡智勇、龙建刚、张翼举、宋德勇等专家组建城市发展专家智囊团。此外,为进一步“讲好大沥故事”,大沥镇全媒体发布中心也于昨日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