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0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电子驾驶证 12月 10日起全国全面推行
    • 习近平向 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 贯彻落实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做推动“515”战略目标落地的第一方阵
    • 近 14万网友共聚“云端”学法
    • 16宗优质地块 现场“招亲”
    • 表彰上善教育楷模 展示教育发展成果
    • “十百千万”齐聚力同心共筑幸福城

    第A02版:要闻

    • 专家深入企业“问诊”开出质量提升“良方”
    • 论道城市更新 探寻发展路径
    • 将党旗插在 村改最前线

    第A03版:要闻

    • 线上+线下 掀起全民学法用法新热潮

    第A04版:要闻

    • “十百千万”齐聚力 同心共筑幸福城

    第A05版:要闻

    • 里水党建引领添活力 教育发展攀新高

    第A06版:品读狮山

    • 百亿项目落户 新能源产业集群蓄势崛起

    第A07版:要闻

    • 陈燕梅勉励学生相信“坚持”的力量
    • 快来推荐你心中的年度事件和人物
    • 深挖财产线索 为申请人追回 30多万
    • 交警进企业宣讲送“安全”
    • 逛公园也能学安全知识

    第A08版:健康

    • 打造有高度有温度的人文医院

    第A09版:公告

    • 鸣谢公告

    第A10版:公告

    • 鸣谢公告

    第A11版:公告

    • 鸣谢公告

    第A12版:教育/公告

    • 90名“小科学家”逐梦启航
    • 看绘本学英语 学习变得更有趣
    • 鸣谢公告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1:要闻

南海区第五届法治文化节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

近 14万网友共聚“云端”学法

2021年12月03日

    ■里水镇普法嘉年华活动现场,民警向居民普法。

    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摄

    扫码回顾直播内容

    珠江时报讯(记者/原诗杰通讯员/南司宣)昨日,南海区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暨第五届法治文化节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首次以云发布的方式与市民互动,吸引近14万网友共聚“云端”学法。

    启动仪式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举行,南海区司法局、南海区总工会、南海公证处、各镇(街道)司法所等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普法工作情况。

    其中,南海区司法局桂城司法所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方位推进普法宣传工作,例如,在怡海公园打造法治长廊,让法治文化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联合电视台、律师所打造《民法典》先锋普法宣传栏目,扩大宣传面。

    南海公证处普法工作亦亮点颇多,普法范围更广、渠道更多元、模式更创新。在创新方面,南海公证处举办线上直播活动,为市民带来优质的公证法律“干货”,同时还打造以公证为主题的流动宣传车,开进位置偏远的村居,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本次法治文化节活动精彩纷呈,设有“12·4”国家宪法日法治文化嘉年华宪法知识闯关竞赛、“党在我心中”南海区第十六届学生(家长)法理综合素养知识竞赛、企业法德大讲堂、南海大学城大学生“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主题知识竞赛”等活动,多形式宣传法治知识,营造全民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昨日的线上直播就吸引约14万网友观看,大家边看边学边玩,其乐融融。

    线上活动热闹,线下活动也精彩。当天,狮山镇同步启动第五届法治文化节暨“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镇普法办联合多个部门现场设摊向居民宣传法律知识。里水镇也举行了“12·4”国家宪法日普法嘉年华活动,除了普法市集,还有铁骑展示及警犬互动表演环节,其中民警现场训练警犬进行“坐、卧、立、靠”“抓捕嫌犯”“搜物”等动作,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南海区已经连续第五年举办法治文化节,该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法治南海建设的一张新名片。”南海区副区长向百名表示,要以本次法治文化节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将法治元素融入群众公共文化生活,在全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为法治南海建设打下更加牢固的根基。

    (相关报道详见A03版)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