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 集聚人才打造智造新高地
推行各种人才奖励扶持政策,营造引才留才软环境,让人才爱上狮山留在狮山

■不断提升的城市品质,吸引人才愿意留在狮山。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王道旺(右)正在为学员上实操课。
受访者供图

■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狮山分局引进学校到企业参观,促
进校企合作。 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摄
9月9日,狮山镇858名先进教育工作者和128个先进集体获表彰,他们为狮山高质量打造“岭南教育名镇”凝聚了智慧和汗水。优质的教育,正是狮山留住人才的重要“砝码”。
在狮山工作生活20年的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下称华鸿铜管)生产总监叶利生,因优质的教育环境而选择在狮山定居。“除了教育、医疗等优质配套外,更看好的是政府及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鼓励及扶持,让我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生产总监。”叶利生感慨地说。
叶利生是众多愿意扎根狮山的人才之一。近年来,狮山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通过外引内培、鼓励及扶持政策,强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着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为制造狮山向智造狮山的华丽转身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
绘好引才图
打造人才“最强磁场”
9月3日,贵州黔东南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与狮山达成“校企合作”意向,学校根据企业所需设置“订单班”,定期为狮山企业输送技术人才。
校企合作搭起引才桥梁。近年来,狮山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战略模式,发挥人才合作枢纽作用,除了将学校引进狮山促成合作,还定期组织企业到外地高校开展“相亲会”,引进专业对口、急需紧缺人才,为狮山镇产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狮山镇与中国移动合作,在南海首创线上“狮山智慧”招聘平台,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方式精准推送,为狮山本地企业和人才提供对接服务。目前,该平台已为588家企业发布2105个优质职位,为5700多人次提供对接服务。
近日,《2021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狮山镇位居2021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榜单第1位,在全国超2万个建制镇中脱颖而出。
这一耀眼成绩,离不开大量的人才做支撑。狮山镇已积极组织46个人才团队成功申报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加快高端人才引进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优秀人才团队到狮山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此外,还协助市、区人才团队申请区级扶持资金44项/次。截至今年7月,落户狮山镇的省、市、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共计102个,约占南海区40%。
佛山华智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首批落户狮山的人才团队,带头人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获选者张耀辉博士,核心团队均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经过多年发展,企业已经拥有30多位研发人才,他们助力企业成为国内顶尖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材料生产企业,成为华为4G、5G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以及国内军用雷达芯片封装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产品成功应用于军方远程预警雷达、“北斗”等重大工程项目中。2020年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目前正在力合科技园投资约4000万元扩建5G基站扇热材料生产线。
据悉,很多引进的人才团队,经过本地平台孵化培育后,创办企业有了自己的生产线,做大做强,再次吸引人才进入团队。这种借高端人才促进招才引智,是加快人才聚集的有效方式。
2
搭好育贤台
厚植人才发展土壤
以清华大学首届校外招收的8名博士生之一、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原首席科学家杨云峰为首的人才团队,在狮山创立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用世界一流产品研发培育一流人才。
“我们这里有世界一流的产品,能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所以在人才选择上,根本不考虑教授、博士等职称学历之类的,大学本科甚至是大专、中专毕业生都可以来,我们自己培养。”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馥榕表示,根据当地实际,峰合科技员工以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主体,只要踏实肯干,他们都能在世界一流产品研发的带动下,成为一流的人才。“发展前景可观,开始吸引本地大学生前来就业。”
9月13日,大城工匠、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总装车间技术组技师王道旺,正在为学员上实操课。这是他成立南海大城工匠工作室后,利用业余时间培养技能人才的常态。至今已经培养汽车维修工中高级工技师近400人。
“狮山一共有20个大城工匠工作室,以大城工匠工作室为技能培育阵地,推动以师带徒,传承高超技艺,为企业培育了大量实用型人才。”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狮山分局局长常少斌介绍,为了更好地培育人才,狮山镇推进企业评价资质认定,建立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平台,依托企业平台培养产业技术人才,目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等已获得资质。
为了顺应当地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新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金融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进一步服务地区产业经济发展。
广东东软学院针对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重点设立基础较好且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每年稳定向社会输出2000多位专业人才。
3
织牢服务网
让人才愿意留下来
近年来,狮山在教育、医疗、交通、生活配套等方面下功夫,为人才提供相应的保障。同时提供多元优质服务,推行各种人才奖励扶持政策,打造引才留才软环境,留住人才的心。
其中,吸引王道旺留下来的是政府对人才的鼓励与扶持,他每月就能收到2000元的人才补贴,感觉到了政府的温暖和惜才爱才的态度。
开展技能晋升培训是留才的一大举措。狮山实施技能晋升“直补个人”的政策,将技能晋升培训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鼓励包含新市民在内的劳动者主动参与技能培训。2021年至今,技能晋升2400多人,发放金额超397万元。
“通过技能提升,我考取了焊接技师证,工资比以前多了5倍。”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主管刘兵表示,良好的人才晋升扶持及机制很诱人,让他很乐意留在狮山,这一留就是20年。
安家才能乐业。狮山分层分类建设人才公寓,保障引进的各类人才实现拎包入住,切实解决后顾之忧。而在今年,更是推出160套共有产权房。“共有产权房一推出就有很多人登记申请,其中不乏企业的一些高管、技术人才。”狮山镇房管所副所长陈灏英介绍。
狮山以制造业立镇,然而打造产业高地所需的人才哪来?本地的高校毕业生是重要来源。近年来,狮山推行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包含了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租金补贴、基层就业补贴、学历提升学费资助、高技能晋升资助、生活津贴等。此外,还通过开展“1311”服务,即1次就业指导、3次职业推介,1次见习指导和1次职业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高校也出招。广东东软学院通过与行业协会密切联系、承办政府就业创业政策宣讲、线上招聘推送及线下精准对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陈志光就是其中之一。他目前在狮山科技工业园广东欧比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从事检测工作,“在狮山,离开校门半小时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就业环境、薪资福利等都不错。”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最重要的是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强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灵活引才、科学用才。经过多年努力,狮山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人才成为引领狮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才成长故事
“深爱狮山,因为这里有我想要的生活”
如果择一城而居,叶利生会毫不犹豫选择狮山。
20年前,他放弃广州农科所的工作,来到狮山进入华鸿铜管,成为一名普通员工。
面对新鲜事物的叶利生,心中虽有忐忑,但却被丰厚的工资吸引,刚上班就拿1000多元一个月,是原来工资的两倍。更幸运的是,当时华鸿铜管刚组建了新车间生产新产品。“大家都是从头开始,当时觉得这是机会。”
果然,肯学肯干,吃苦耐劳,加速成长,加之善于运用管理思维,第二年下半年就做了大班长,四年后成为车间主任。“这个职位对我的挑战极大,但是非常感谢政府和公司,每年提供近10次的机会去学习,让自己得到了提升。”叶利生说,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处理生产问题时便得心应手。
2007年底,叶利生接到任务,要提高铜管二车间的产能。他利用几天时间查看后,制定出方案,从改进设备、优化流程,到实现自动化,只用了短短5个月,生产人均效率增加12%,半年不仅产能提高了50%,产品质量也稳步提升。
依靠优秀的表现,叶利生顺利晋升为生产总监,当时他才30岁。而为了回馈政府和企业,他从2008年开始,每年自掏腰包一至两万元去参加培训,希望能够为狮山及企业的发展出力。
工作顺心有前景,2012年叶利生下定决心在狮山买房安家。“以前还想着在这里干几年赚些钱回江西老家创业,后来干着干着就不想走了,因为自己深爱狮山,这里有我想要的生活。”叶利生说,现在狮山发展迅速,环境越来越好,享受到各种优质的服务。“大的孩子已经毕业进入我们公司上班,小的正在上小学,一家人在这边过得舒适开心。”
引才留才举措
1 吸引省、市、区102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落户狮山,以才引才
2 搭建南海首个线上“狮山智慧”招聘平台,已为588家企业发布2105个优质职位,为5711人次提供招聘对接服务
3 开展“1311”服务,即1次就业指导、3次职业推介,1次见习指导和1次职业培训,促进大学生就业
4 依托大城工匠工作室培育技能型人才
5 做好人才奖励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奖励
6 推进企业评价资质认定,建立企业技能培训鉴定平台,依托企业平台培养产业技术人才
7 开展技能晋升培训,今年目标完成18000个人才技能提升
8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9 在企业建设就业基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当地就业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通讯员黄倩君康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