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举行2021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推介会暨中日企业对接会
一流营商环境 引得日企青睐


■中日企业代表在对接会现场逛展,寻求合作商机。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彭美慈通讯员/李伟婵)昨日,南海区2021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推介会暨中日企业对接会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共有170家中日企业参展,还有6个项目现场签约。
连办六年成为招商品牌
自2016年首度举办以来,经过6年的耕耘,中日企业对接会逐渐成为南海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动、南海拓展对日招商的重要窗口。本次参展的170家企业中,有130家是日本企业,其中70%的参展企业更是这一展会的“常客”,几乎每年都会参与。
此次活动除了现场推介会和对接会外,同期还举办“中国新能源汽车事业发展方向主题论坛”等。为加深日资企业对南海制造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期间还会举办工厂参观和交流活动。
与对接会一样火热的,还有日资企业对南海的投资热情。昨日推介会上共进行了6个项目签约,包括友成车灯精密模件及注塑件项目、日本丸运供应链、本田电动化CVT新线项目等。
“今年5月和8月,我们公司团队先后两次到南海丹灶实地考察,通过近3个月的考察和沟通,我们达成了初步合作框架,南海相关职能部门做事速度快、效率高,坚定了我们投资南海的信心。”广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锋表示,公司计划在丹灶投资5亿元,整个项目正常运作之后,预计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以上,项目迎合南海发展智能制造的大方向,希望能为南海智能制造添力。
今年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一批日资企业仍然选择在南海增资扩产,折射出日企对南海营商环境的认可。
“我们能与政府轻松愉快地进行商谈,政府也能设身处地为我们考虑,迅速为我们解决难题。在南海区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在南海都能安心投资,放心生产。”爱信精机(佛山)车身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徳田昭久为南海的营商环境点赞道。
金杯银杯比不上好口碑,南海深谙这一道理。在南海的许多日资项目,都是由已有的日资企业推荐而来,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包括本田、爱信精机、神户制钢、电装、永旺等都在南海投资了2家以上企业。
拓展合作打造日企集聚区
在中日对接会展览区,参展企业不仅展出了大量拳头产品,还在展位的显眼位置摆出企业的采购需求。
“南海区有许多技术精湛的表面处理、热处理公司,他们都是精冲加工行业不可或缺的。这些公司作为配套企业共同组成完整的产业链。”濑良(佛山)精冲有限公司负责人香田哲说。
中日企业的交流合作,还带动了南海民营企业的提升。一方面,日资企业进驻后,本地民营企业采购日企优质零部件的便利度大大提升,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日资企业发展本地供应链,扩大本地采购量,客观带动了本地企业提升品质。
位于桂城的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PET吹瓶模具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自2005年起便与三得利、麒麟、朝日等日本饮料企业合作。星联精密负责人透露,日本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为了打入日企供应链,星联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加工精准度,最终成功获得了日本客户的认可。凭借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与技术创新精神,星联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目前,星联在日本高端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70%。
对接会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中日企业牵线搭桥,推动南海民营企业通过采购优质零配件,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助力南海民营企业进入日资企业供应链,开拓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南海希望在吸引更多日资企业进驻的同时,提升对日招商的合作层次,包括服务业、商贸、科技服务业的引入,推动日资创新能力与南海制造能力的结合,将南海打造成全国日资企业最集聚的区域之一,不仅是数量上最多,也是合作业态最为丰富、产业生态最为完整的区域。
(相关报道详见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