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9月1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 一流营商环境 引得日企青睐
    • 完善西部片区路网 区域性物流中心提速
    • 桂城四大总部项目今日联合动工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 第130届广交会将 首次线上线下举办
    • 中秋来桂城 赏月观灯色
    • 大沥公共自行车停运 市民尽快退卡退款

    第A02版:要闻

    • “日资高地”再迎发展新热潮

    第A03版:品读狮山

    • 狮山 集聚人才打造智造新高地

    第A04版:要闻

    • 善于发掘闪光点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 推动粤剧进校园 让学生收获自信
    • 尚美教育 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成长
    • 民警进校园宣讲 安全头盔多重要

    第A05版:要闻

    • 车顶“大吸管”一路测废气
    • 八项目“双线”路演 按下投融快进键
    • 试点创新积分制 促科技成果落地
    • 校巴满座影响上学 市长直通车帮解决
    • 深入村居调查 提升工作效能

    第A06版:要闻

    • 中秋来桂城 赏月观灯色
    • 月饼也能开“盲盒”价格打起“亲民牌”

    第A07版:要闻

    • 大沥公共自行车停止运营
    • 驾驶超员“黑校车”司机被罚两万元
    • 街边兜售可疑手机 男子机智识破骗局
    • 无视预警信息 女子被骗2万元
    • 农行南海盐步支行贴心服务获锦旗
    • 佛山平安连续二十年举办爱心公益献血活动

    第A08版:南海朋友圈

    • 从治理走向“智”理 数字孪生城市来了
  • 数字报首页

A02:要闻

“日资高地”再迎发展新热潮

南海进驻日资企业达120家,打造日企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首站

2021年09月15日

    ■佛山市南海区2021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推介会暨中日企业对接会上,南海进行投资环境推介。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参展方向嘉宾介绍精密模具。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9月14日,佛山市南海区2021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推介会暨中日企业对接会(以下简称“中日企业对接会”)在佛山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尽管受疫情影响,仍有170多家中日企业前来对接,且实现6个产业项目签约。

    一场热闹的对接会见证了南海与日企的情缘。1994年,南海引入第一家日资企业,至今,南海与日资企业已携手走过27个年头。截至目前,南海共有日资企业120家,不仅占据全市日企保有量的“半壁江山”,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日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地级市辖区。

    在南海的日资项目中,不少是凭借着良好的“口碑效应”,由已有的日资企业推荐而来。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包括本田、爱信精机、神户制钢、电装、永旺等都在南海区投资了2家以上企业,展现了他们对南海营商环境的认可。南海区委书记、区长顾耀辉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佳条件,用心用情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中日企业沟通交流搭建更多发展平台,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连续6年举办的中日企业对接会,为何每年能吸引这么多日资企业的到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日资企业为何选择在南海进行项目签约、增资扩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南海对日招商的奥秘解码。它们指向了同一个答案:南海,是一个最懂日企的地方。

    牵手南海六年 打造中日企业共赢“南海样本”

    对接会第一天上午11点,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客户经理马莉莉手中的资料和名片已经派出去不少。“前两次参加对接会,我们都收获了华南的客户,这次我们针对疫情推出了AI智能眼镜产品,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增加和行业内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马莉莉说。

    对接会自2016年开始举办,旨在为南海中日企业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六年来,对接会已经成为重要的品牌活动,成为中日制造业企业采购材料零部件、扩大公司销路、展示采购销售产品、促进商务交流的平台。

    对接会现场,有170家中日企业参展,涵盖金属制品、汽车船舶制品、钢铁业、通用机械、电气机械、电子零部件、精密机械、环保节能等领域,其中有130家是日本企业。记者了解到,正是因为精准对接有显著效果,有70%的参展企业是对接会的“常客”,几乎每年都会参加。

    “在对接会上,我们能与行内企业、客户面对面交流,对开展业务来说效率大大提高。”佛山富士离合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位于丹灶的南海国际生态工业示范园,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多用途用车以及其他车种离合器的开发、制造,目前有不少对公司产品有意向的客户前来咨询。

    今年,汽车零配件、节能环保和精密机械等行业展位咨询人数众多。“各国相继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许多制造业企业希望获取节能环保和能源方面的技术支持。”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所长横田光弘表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有节能环保的设备、系统及解决方案,希望与佛山工业园区、企业开展技术和项目合作,推动节约能源并提高生产效率。

    此次活动除了现场推介会和对接会外,同期还举办“中国新能源汽车事业发展方向主题论坛”等论坛。为了加深日资企业对南海区制造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期间还将举办工厂参观和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广东省商务厅全力支持。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叶华表示,日本以先进制造业享誉世界,日本企业经过长期的传承和持续创新,在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领域保持领先,希望通过这次对接会,吸引更多日本企业来广东投资考察。

    在疫情背景下,这样的交流对接尤显珍贵。“连续六年举办中日企业对接会,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坚持一如既往举办,充分体现了南海对日招商的力度和决心,另一方面日资企业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加强对接,促成更多商机。”南海区副区长盘石说。

    从“1”到“120

    ”日资企业在南海集聚发展

    与对接会一样火热的,还有日资企业对南海的投资热情。在推介会上,共进行6个项目签约,包括友成车灯精密模具及注塑项目、日本丸运供应链、本田电动化CVT新线项目等。

    “今年5月和8月,集团总经理带领公司团队先后两次到南海丹灶实地考察,通过近三个月的考察和沟通,我们达成了初步合作框架,南海相关职能部门做事速度快、效率高,体现了‘南海速度’,坚定了我们投资南海的信心。”广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锋表示,公司计划在南海丹灶投资预计5亿元,整个项目正常运作后,预计年销售额会达到2.5亿元以上,年纳税2700万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一批日资企业仍然选择增资扩产的举动,折射出日企对南海营商环境的认可。

    “我们能与政府轻松愉快地进行商谈,政府也能设身处地为我们考虑,迅速为我们解决难题。在南海区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在南海都能安心投资,放心生产。”在《南海,我的事业摇篮》的宣传片上,爱信精机(佛山)车身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徳田昭久现身说法,点赞南海的营商环境。

    疫情期间的服务,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南海对日资企业发展的重视。“去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疫情防控指导下,我们顺利地对2500名员工进行了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此,再次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奥瀬绅一郎对政府充满感激。

    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自2005年落户南海至今,经过多次增资扩产,已成为佛山市最大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年产值超150亿元。去年,公司向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提供160万台变速箱。

    金杯银杯比不上好口碑,南海深谙这一道理。在南海的许多日资项目中,都是由已有的日资企业推荐而来,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包括本田、爱信精机、神户制钢、电装、永旺等都在南海区投资了2家以上企业。

    当前,南海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日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地级市辖区。自1994年引入第一家日资企业以来,截至目前,南海共有日资企业120家,占据全市日企保有量的“半壁江山”。

    “自1994年第一家日资企业落户南海以来,我们双方已携手走过27个春秋,日资企业为南海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南海区委书记、区长顾耀辉表示,南海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对日招商工作,通过组建专业招商团队提供高效服务、实现精准对接,形成了全链条靶向招商模式。

    倾情二十余载营造“最懂日企”的营商环境

    南海为何能成为日资企业集中投资的高地?这与南海良好的营商环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政府高效的办事效率等分不开。

    自2002年成功引入本田汽车以来,南海就以“追靓女”的毅力,持之以恒开展对日招商、稳商、安商工作。

    日企普遍认为,南海的区位以及硬件环境非常适合日资企业的发展。南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广佛全域同城化前沿,区位优势明显。

    为应对日本企业个性化厂房租赁的投资需求,早在2010年,南海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代表处签署了共建日本中小企业园的合作协议。南海区委区政府还规划建设了包括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广东新能源汽车基地、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三期、中国无纺布产业基地、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等工业园区。目前,这些工业园区已经形成日资企业集聚现象,成为南海吸引日资企业的有力载体。

    南海的吸引力,不仅在于硬实力,更在于软实力。

    南海不断完善对日招商服务体系建设。在南海区镇两级招商队伍中,共有19位日语人才,这在一个县区级区域非常少见,语言的无缝对接,为南海服务日企打下了基础。

    除了日常对接外,区领导每个季度与日商通过联谊会沟通,全面跟进日企发展情况,帮他们解决难题。例如疫情期间,日企提出了防疫物品短缺、技术人员来华审批、员工疫苗接种等系列问题,都得到有效的协调解决。

    “公司成立至今,佛山市南海区政府高效为我司排忧解难。我尤其满意政府的专人跟进服务,他们在企业有需要时能及时伸出援手。”东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主管石原昭彦表示。

    自2017年落地佛山以来,东丽不断扩大在南海的布局:2017年东丽高新聚化(佛山)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投产,年产2万吨纺粘无纺布;2021年3月,东丽膜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动工,预计2022年初投产,年产14万支膜元件。

    今年,在疫情背景下,南海继续举办中日企业对接会活动,充分体现了对日招商的力度和决心,也是服务日企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双合作区”的推进,未来南海对日招商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在产业合作重心方面,南海将瞄准更高更新的领域。包括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日本领先的领域加大招商的力度,通过引入日本高端的制造业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引入龙头企业来打造产业链的集聚。

    “日本将是南海今后海外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未来希望吸引更多日资企业进驻的同时,提升对日招商的合作层次,包括商贸、科技服务业的引入,推动日资创新能力与南海制造能力的结合。”南海区副区长盘石表示,希望通过3~5年时间,将南海打造成全国日资企业最集聚的区域之一,不仅是数量上最多,也是合作业态最为丰富,产业生态最为完整的区域。

    精彩发言

    1日本国驻广州总领事龟井启次

    对在广东省发展的日资企业来说,佛山是和广州、深圳并驾齐驱的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世界500强日资企业以及众多中小企业落户。

    2南海区委书记、区长顾耀辉

    南海将一如既往地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佳条件,用心用情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中日企业沟通交流搭建更多发展平台,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3南海区副区长盘石

    希望通过3~5年时间,将南海打造成全国日资企业最集聚的区域之一,不仅是数量上最多,也是合作业态最为丰富,产业生态最为完整的区域。

    4日商友谊会会长、濑良(佛山)精冲有限公司总经理香田哲

    南海区政府定期走访企业,通过政策宣讲等形式,及时向企业传达最新信息,在解决企业问题、给予企业发展信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今后如有企业计划投资的,我一定会强烈推荐南海。

    5东普雷(佛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城活博

    在选址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南海区政府对招商工作的热诚,而且日语沟通也畅通无阻。那时我就认定了南海是个可以放心投资的地方,这也促使集团最终选择落户这里。南海区拥有符合日资企业需求的投资环境,这是日企投资的最佳选择。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彭美慈通讯员李伟婵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