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运用VOCs走航监测车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精准“把脉”大气污染源分布
车顶“大吸管”一路测废气

▲监测过程中,地图上显示的大沥走航数据基本为绿色。

▲VOCs走航监测车外置设备。
珠江时报讯(记者/郑慧苗通讯员/罗绍鸣摄影报道)在大沥镇街头,一辆看似普通的汽车行驶着,车顶却隐藏了一根大“吸管”。它就是监测监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的“神器”——VOCs走航监测车。
5月起,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在全区开展覆盖式走航监测工作,9月8日,这场“大气健康体检”走进大沥,通过走航的方式精准“把脉”大沥大气污染源分布,揪出风险源头,达到预警效果。
开展走航监测,可以对城市道路和主要工业聚集区进行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画像”,弄清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来源及其空间分布、排放规律等,实现从区域全貌到污染区域,再到污染企业甚至企业工段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水平。
记者跟随走航时观察发现,走航监测车内的电脑屏幕上,右半部分地图区域每5秒就会出现一根柱状的数据条,左半部分则显示VOCs100多种成份物质的具体浓度数据。“走航监测车可以做到秒级监测,能快速捕捉到传统方法难以捕捉到的VOCs短暂高值。”监测人员说,传统的监测方法,最快只能做到以小时为单位测出数据。
走航监测将VOCs的浓度分为7个级别,最低的一级,浓度范围在0至200微克/立方米,在地图上实时显示为绿色;最高的一级,浓度则超过1200微克/立方米,实时显示为紫色。
监测过程中,地图上显示的大沥走航数据基本为绿色,即代表VOCs的排放水平较低。到了某道路,实时数据柱状条突然跃升呈现峰值,变成了红色和紫色级别。
监测人员解释,出现这短暂的高值,可能会有一些VOCs组分的排放,但具体问题还要结合即时的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等来做综合分析判断。
“走航发现VOCs排放高值点位,我们会把情况反馈给大沥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后者及时派出工作组现场调查取证,防止VOCs偷排或泄露。”监测人员说,除走航监测外,他们还将协同使用无人机检查园区废气排放口,为南海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下一步,南海将通过不定期走航车监测与执法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责任、跟进治理,实现对污染源的精准管控,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