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8月1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发布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新交通即将出发!
    • 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
    • p34

    第A02版:要闻

    • 以过硬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 南海新交通试验段首通段近期将运营
    • 铆足劲奋力干 提升水生态环境
    • 狠抓15项重点工程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 “大兵团”出击整治摩电违法行为
    • 全面排查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第A03版:要闻

    • 建言献策出实招 打好“轨道交通牌”
    • p33

    第A04版:383111752

    • 南海乡村俏起来

    第A05版:文化

    • 娃娃唱大戏摘得全国“小梅花”奖
    • 传授狮艺20年 徒弟徒孙5万人

    第A06版:镇街

    • 镇村联动 一周整改48个“黑点”
    • 汇聚社工力量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 桂城4家老旧农贸市场停业整顿
    • 狮山锦绣半岛推新品湖景现房

    第A07版:要闻

    • 防治结合打造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标杆

    第A08版:要闻

    • 用好医联体优质资源打造温暖工程新模式
  • 数字报首页

A07:要闻

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

防治结合打造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标杆

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形成“大专科、强综合”特色,监管医疗南海模式在全国推广

2021年08月13日

    ■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

    ■医生正在手术中。

    ■医生在为市民做核酸检测采样。

    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把握时代发展之势,在不断满足当地居民就医需求的同时,积极推进公卫医院职能转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这所公立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已逐步探索出“防、治、康、管、研”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成功建立起监管医疗南海模式,在精神专科形成“大专科、强综合”的特色,成为全国首家县区级公共卫生医院。

    风好帆正悬,奋进正当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医院将深入实践“医防融合、以医促防”的公共卫生工作新模式,逐步打造成为功能齐全、设置合理、设备先进、平战结合、全国一流的县区级公共卫生医院标杆。

    数读成就

    医护力量

    医院现有职工675人。其中,正高职称16人,副高职称78人,中级职称249人。

    住院床位

    从2014年330张增至2020年630张。

    医院总收入从2012年1.32亿增至2020年3.32亿元。

    特色病区

    设置南海区尘肺病康复中心站,业务覆盖南海辖区其它康复站和康复点。重点打造尘肺病治疗康复作为工伤康复特色,提供区内高水平的尘肺病治疗和工伤治疗康复服务。定期开展尘肺病防治宣传教育、随访调查、健康管理等工作,为辖区内尘肺病患者提供全流程健康服务。

    防疫工作

    1、作为南海区“新冠”救治定点后备医院,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在重大疫情发生时能够利用传染病区或其它病区快速扩充至114张床位,设置负压病房2间,4张床位,负压手术室1间,可处理传染性疾病手术治疗。

    2、设置普通发热门诊及特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PCR实验室,随时可接收发热、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发热门诊面积达860平方米,隔离病区病房48间(平均每间20平方米)。

    3、作为佛山西站驻点医院,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近期在佛山西站设置了免费核酸检测点,配合全市防疫工作安排,对所有出站旅客实行全员核酸检测。

    红色引擎

    支部建在科室上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近年来,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党委将党建与医院业务有机融合,将党支部建在科室上,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黄美泰介绍,该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无论是医院管理、专科建设、平台搭建,还是凝聚人才、服务群众,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矢志不移践行医者初心,护佑人民健康。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发挥公卫医院的职能,针对重点部门、重点人群和薄弱环节进行精准防控。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就诊流程通畅,防控措施严格,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医院积极参与全区重点疫情防控中心工作。狮山镇一年两征征兵体检期间,对所有参加兵检的人员包括征兵体检对象及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今年上半年对中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市场3968名从业人员进行了核酸采样。春运期间,组织核酸采样分队为有需要的20多家厂企、团体提供上门核酸采样服务共25802人次。承担全区精神疾病患者、监管大队收押待押人员、佛山西站过往发热旅客、辖区内隔离点发病患者的诊治等工作。在近期南海区核酸检测大排查行动中,医院关停部分门诊科室,全体人员取消正常休假,多批次投入核酸采样工作中。仅5月27日至6月5日,共派医务人员744人次下沉到各社区、学校、重点场所等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为逾31万群众采集核酸样本。

    当接到新冠疫苗接种全面铺开的任务时,医院按相关规范设置疫苗临时接种点,仅用8天完成新光源临时接种点的布置。同时医院成立流动接种队伍,为各社区、厂企、学校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提升了疫苗接种效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医院积极完善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推进“支部建在科室上”,选拔一批年轻有为的党员作为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探索党支部委员参与科室、部门民主管理的有效做法,逐步将党支部的政治功能融入科室工作。

    医院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截至今年7月,共举办义诊活动23场,开展驻点村居志愿服务5次,疫苗接种宣讲10场、急救培训近10场次,受惠群众近3000人次。

    科技兴院

    与时俱进谋发展形成大专科群体特色

    “作为南海区首家设置精神专科的综合医院,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的精神专科形成了‘大专科、强综合’的鲜明特色。”黄美泰介绍,医院对各类精神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技术综合能力强。

    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按照“科技兴院”的指导思想致力于重点专科建设,形成了以手足外科、药物依赖专科、精神专科等为主的专科群体。同时在现有医疗救治职能的基础上,探索公卫职能转变,增加部分慢性病、职业病、传染病防治的公共卫生职能。

    该院手足外科是南海区“十三五”重点专科,成立于1998年,专业方向涉及整个手足部疾病领域,尤其是各类断指、断趾、断肢再植成活率已达96.5%,拇与手指再造成功率达99%,各类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的手术成功率为98%,居国内较高水平。近年来,每年完成手术2000余台,已成功治愈5万多例各类工伤患者。手足外科的品牌影响力在佛山南海素有“接手指,到罗村”的美誉。

    2016年5月,医院确定为南海区严重精神障碍肇事肇祸强制治疗场所;2018年成为南海区严重精神障碍肇事肇祸强制治疗场所定点单位,主动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精神障碍患者用药管理和排查工作、区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主动收治来自封控封闭区域的危险性评估三级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同时负责南海区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心理巡诊,对观察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每日巡查,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心理辅导。医院已初步形成了南海区精神卫生专科建设规模效应,全力确保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的平稳。

    心身医学科成立于2016年,设置有精神科门诊、睡眠门诊、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和心理测验室,主要收治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躁狂症、癫痫性精神疾病、老年痴呆、焦虑症、严重失眠等各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对于同时伴有躯体疾病、外伤或孕产期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多学科诊治以及急诊抢救,保障患者“心”“身”的全面救治。

    此外,该院的药物依赖专科是南海区“十三五”特色共建专科建设单位,承接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监管大队所有医疗服务。在监所内实施五项体检,开创“小病随时诊疗、急病及时治疗、传染病隔离治疗、危重病监管病区住院治疗,同案分开治疗”的医疗模式,在促进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好地保障被监管人员的生命健康权。

    打造标杆

    践行使命敢担当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

    自2020年5月更改第一名称为“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后,在原有医疗救治职能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完善院内公共卫生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做好各项公共卫生重点项目工作,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南海区精神卫生中心、监管场所医疗卫生专业化建设国家调研基地、南海区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场所、南海区涉案困境儿童定点体检和治疗单位、南海区流浪乞讨救治救助定点单位,承接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佛山西站、南海汽车站等医疗卫生应急保障工作,医院的多个头衔,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公卫医院的特殊职能。

    作为监管特殊场所的医疗机构,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探索出的“监管医疗南海模式”在省公安厅、省卫健委等部门组织的公安监管场所医疗卫生专业化相关会议中作经验交流,管理经验向全省、全国推广,并多次受到各级表彰。2015年南海公安监管场所医疗专业化建设工作荣获公安部颁发的“监管场所卫生专业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广东省唯一一家)、荣获2020年佛山市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

    作为区级精防机构,南海区精神卫生中心在南海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精神卫生工作,负责统筹精神专科建设工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及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早期发现、疑难急重转诊、应急处置、心理危机干预、慢性诊疗、医学康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收集、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等相关业务。

    按照疫情防控需求,南海区精卫中心协助南海区卫健局牵头成立两支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进驻全区管控区域开展心理干预工作,精卫中心专家定期到进驻区域进行督导工作。截至5月31日,派出心理治疗师到集中隔离点驻点180人次,为隔离对象开展心理疏导12702人次,进行精神专科会诊5次。持续为民众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截至5月31日心理热线电话接受咨询12人次,公益网络心理咨询28人次。

    从2020年1月23日起,佛山西站医务室开设佛山西站联合检疫点、佛山西站预检分诊点,在西站出站口的卡点设置专业人员对体温异常人员筛查登记以及指引进一步预检分诊。佛山西站医务室在2020春运及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工作突出,荣获“佛山西站2020年春运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根据南海区精神卫生中心和公共卫生医院发展的需求,医院已着手谋划“十四五”蓝图,加快公卫职能转变。医院将按照“大专科、强综合”办院方向,承担政府六大项目(南海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南海区职业病防治中心;南海区职业病、传染病检测中心;南海区慢性病、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南海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南海区传染病防治中心),实践“医防融合、以医促防”的公共卫生工作新模式,全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能力,打造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标杆。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通讯员杨敏清杨晨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