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联动 一周整改48个“黑点”
里水对联星涌等河涌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和提升,取得良好成效

▲河岸整改后,平整的闲置地成为村民的临时停车场。

里水镇河长办与大冲社区▲工作人员对照整改任务表逐一巡查现场。
“把我种的菜田铲掉也没问题,我一定会支持环境提升的!”8月12日,在里水大冲南边经济社的联星涌边上,村民芦姨指着两岸大片闲置地说,希望河涌治理后能改善村里的环境。
8月5日至6日,针对大冲社区及周边的水环境问题,里水镇总河长谭艳玲、副总河长黄伟明率队全面巡查联星涌、鲤岗尾涌、虎头围涌等重点河涌,并勒令整改48个问题点。
截至8月12日,经镇、部门、村居三方联动,三条河涌沿岸所有问题点已全部执行整改。接下来,镇河长办将牵头对河涌进行截污治理,并对沿岸进行绿化提升,大冲社区也将重新规划闲置地,提升人居环境。
河涌沿岸问题点镇村联动整改
8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大冲社区南边经济社,远远就看到有几辆工程车在作业,长长的联星涌两岸经过整改后,乱堆放的杂物、乱搭建的棚屋已被清理,腾出了连片平整的土地。
里水镇河长办与大冲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河涌边对着整改任务表一个个巡查,记录核实最新整改情况。沿岸还有两个整改点正在加紧整改。
“我每天都来现场,并及时跟镇相关部门沟通,今天将搞好最后两个问题点。”大冲社区党委委员吕永均告诉记者,联星河涌沿岸存在严重乱堆建筑垃圾、违规搭建及种植等“四乱”问题,影响到河涌水质,不利于村民出行,这次镇村联动效率非常高。
原来,8月5日至6日,谭艳玲、黄伟明带领河长办、里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所、市政办、市政公司等部门和大冲社区负责人员,全面巡查大冲社区内联星涌、鲤岗尾涌、虎头围涌等重点河涌,并将巡河发现的48个问题点交办给大冲社区和有关部门,限期整改。
发现问题当日,镇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所立即要求沿岸废旧回收场自行清理;镇水利所跟进处理惠美钢材等违法搭建问题;镇养护站对河涌内树枝和垃圾进行清理;大冲社区党委迅速发动居民整改河涌岸边“四乱”问题……
在河长办牵头下,镇多个职能部门与大冲社区联动,在一周内有序推进48个问题点的整改。镇河长办安排专人每天到现场跟进监督,确保彻底清除联星涌周边的废旧回收场、废弃公厕、种植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河涌内树枝等,对河涌岸坡进行平整和修复。
针对河涌黑臭问题,目前里水镇已与区水投公司沟通,加快推进截污、清淤和查漏补缺等工程进度,结合周边鲤岗尾涌、南涌的治理工程,统筹兼顾,倒排工期,确保质量,相关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完成。
强化治理力度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我自己先拆,再与村民沟通,大家都积极响应!”南边经济社社委梁坚洪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整改成效,近一周来,村干部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与村民密切沟通,不仅整改河涌沿岸的“四乱”问题,还动员村民把房前屋后的杂物整理出来,由村委会统一安排车辆运输处理。
截至8月12日,大冲社区动用挖机12台班、铲车2台班、泥头车2台、三轮车8台、三清理人员98人次,清除种植物620棵,清拆废旧厕所1个,清运垃圾120吨,拆除乱搭棚6个,整治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废旧回收场、惠美钢材自行拆除违建180平方米,清理废旧物品20吨,整治面积6000平方米。
眼看家门口的杂物全部被清掉,河涌两岸也腾出了大片的空地,村民芦姨坦言,虽然自己在涌边种了生姜、蔬菜等,但村干部来动员整改时,自己是大力配合的,毕竟占用了公共用地。
据介绍,曾经堆满杂物的闲置地空出来后,大冲社区将结合乡村振兴工程,把连片的空地改造成生态停车场,缓解村民停车难问题,南边经济社村民都表示赞成。“这里至少能提供100个车位!”吕永均表示,村里车辆多,一到晚上乱停放现象特别严重,影响到村民出行,也阻挡了消防通道。
据镇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提升人居环境,里水镇当前将“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污染产业整治、水利岸线清“四乱”、水环境工程建设等融合推进,要求所有河长对责任河涌进行全河段、无死角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闭环。
同时,压实村(社区)属地责任,要求各村(社区)做到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对于村(社区)难以自行整改的河涌黑臭、生活污水直排、工业污水偷排、管网溢流等问题,及时上报协调解决。
为打造“生态里水”,里水镇将锲而不舍强化环境治理,除了全力打好碧水蓝天攻坚战,还将全面开展“美丽家园全民参与”行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强化乡村环境管理、住宅管控和风貌提升,实施乡村微改造,持续推进五项革命、五化工程,深入开展“拆棚、划线、建园”全覆盖工程,共同创造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享受“开窗赏花、出门见绿”。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叶乌森陈淑仪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