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政协组织常委视察,助推交通大会战提速提质
建言献策出实招 打好“轨道交通牌”

■南海新交通在轨道上行驶。

■文华北路北延线上的沥桂大桥。

交通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命脉,南海交通大会战自2020年中启动以来,在“六纵六横”、广佛同城和轨道交通三大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南海区政协关注的焦点。
交通大会战如何再提速提质?带着这个问题,继南海区政协联合南海区人大今年初视察南海新交通试验段沿线环境整治及配套建设后,8月12日,南海区政协组织常委,实地视察文华北路北延线,试乘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工程首通段。大家一边看一边听,并“对症下药”建言献策。
实地视察
新交通与地铁快速衔接
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南海“交通大会战”项目之一,2021年6月30日通车的文华北路北延线,起于文华北路与海八路交叉南侧,往北跨越海八路、佛山水道后,下穿广茂铁路、贵广铁路,最后跨越广佛高速、广佛新干线,接竹基南路,路线全长3.96千米。
8月12日,视察组从南海区政协出发,沿着南海大道一路前行,25分钟就到达文华北路北延线。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志军现场介绍,文华北路北延线通车后,能有效改善南海大沥组团的交通结构性问题,极大地缓解佛山大道罗村至大沥太平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加强大沥城区与南海中心区、大沥组团与禅桂中心组团的交通联系,对加速沥桂一体化进程有重要作用。
作为地铁轨道交通的补充和延伸,南海新交通是打好南海“交通大会战”的关键之一。8月12日,视察组从南海新交通康怡公园
站出发,一路试乘至三山新城北站。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全线长14.3千米,共设车站15座,最大载客量可增至524人。
当列车经过高架段时,南海区政协常委们纷纷掏出手机,一边对着窗外拍照,一边赞叹不已:“行车十分平稳舒适,列车窗外视野开阔,沿途的跨江桥、高楼、立交尽收眼底,希望这条有轨电车能加速与广佛地铁线网的深度融合,成为区域客流高效往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助推器。”
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南方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伦永谦试乘后感慨不已。他坦言:“南海新交通在开发建设期间,遇到征地拆迁等难题,南海区政协组织调研组,助力化解征地拆迁矛盾,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新交通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运营后不但为市民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也能大大缓解现在高峰时期拥堵的交通压力,未来可期。”
政协声音
结合区块链技术特点打通交通“任督二脉”
交通路网一直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实地视察之后,南海区政协召开“助推南海交通大会战”常委专题视察座谈会,政协常委和委员从自身领域出发,为交通大会战提速提质建言献策。
一直深耕大数据领域的胡静,是南海区政协委员、软通智慧(广东)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建议,南海“交通大会战”要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从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区块链+交通安全生产监管、区块链+信用交通、跨地区交通执法数据共享等方面,广泛在南海区交通行业的应用场景中使用,打通交通领域的“任督二脉”。
胡静还建议,南海要建立统一的交通视频云中心,实现交通、交管等各部分视频数据整合拉通,同时要基于交通视频建立交通人工智能算法中心,接入雷达数据和点云结合,培育智能算法产业和车路协同算法,以智能化的手段支持疏通拥堵、辅助联合执法、实现智能调度、实现智能出行等目标。
南海区政协常委、菱王电梯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广东标的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梁永标表示,一直以来,港澳深广地区的很多优质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为降低成本,会把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原地,其他的会转移到交通便利的沿线城市。南海具有良好的交通枢纽,以及很好的营商环境、相近的文化环境优势,建议要抓住发展契机,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广佛、深佛等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作用,让更多资源要素流向南海。
“交通枢纽的建设,不仅让城市间距离缩短,实质是增加城市的开放程度,一个城市越开放,新生事物越多,机会也就越多。”梁永标建议,南海要打好“轨道交通牌”,加快建设佛山西站枢纽新城。
南海区政协常委、南海开放大学副校长、民进南海总支主委傅会平认为,交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处理好骨干快速路与微循环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不断完善交通微循环,如果把所有车辆都往主干道赶,可能很难提升交通建设的满意度。
他建议,要提高对交通建设的认识,加快交通预算的执行,提升公共投资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为国内大循环的加速贡献南海力量,也为提升南海地区经济总量贡献交通线的力量。尤其要准确研判交通路网工程的难点重点,减少交通工程施工对周边市民出行、企业经营的影响,优化施工安排,合理平衡施工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
“交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南海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唐棣邦表示,南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珠三角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广佛极核连接点,要以长远眼光和国际视野看待南海的交通规划。接下来,南海区政协将把“交通大会战”纳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重点,政协委员要多发挥所长,多出谋划策,为打赢南海“交通大会战”聚合力、汇共识。
南海行动
推进23个道路建设项目进入道路建设高峰期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全域同城、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历史机遇面前,南海提出《佛山市南海区“交通大会战”行动方案(2020年~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把交通摆在城市建设第一位。
目前,南海区“交通大会战”正在推进23个道路建设项目,包括在建10个,拟建4个,新建9
个。海五路西延线(南海段)力争年底前通车,金峰大道、建设大道、五斗大桥重建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速度加快,计划今年年底前动工,预计2022年全面进入道路建设高峰期。
在加快推进广佛同城重点项目上,同心桥、沉香大桥等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为南海融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南海里水首条有轨电车建设已全
面启动,将衔接广州地铁12号线。
“交通大会战启动一年来,秉持高屋建瓴、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通过优规划、精设计、强管理、控风险、增效益等多种行政和技术措施,真正意义上实现交通大会战成为南海区新时期转型发展高地的排头兵和先头部队。”南海副区长黄颂华表示,2021年2月1日,番海大桥主线提前4个月
通车,南海到番禺最快只要5分钟;2021年6月30日,文华北路北延线顺利通车,往返沥桂可节省10分钟。
他还透露,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工程首通段近期将运营,未来将率先在 岗站实现与广佛地铁的快速接驳,在林岳西站与地铁2号线快速衔接,方便新交通客流通过地铁换乘快速前往广州南站。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叶宁邹永榆图/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