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醒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钦添入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
传授狮艺20年 徒弟徒孙5万人

■黄钦添(左一)带领狮队参加比赛并取得佳绩。
8月11日,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来自大沥镇平地社区的广东醒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钦添上榜。
今年56岁的黄钦添有多个身份: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黄飞鸿第五代传人、国际级裁判员、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技术委员、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大师级教练等。对于本次有望获得新“身份”,他表示,推广和传承龙狮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参与到龙狮运动中,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他最开心的事。
20年如一日探索龙狮运动职业化道路
黄钦添已在龙狮运动领域探索多年。
40年前,当时只有十多岁的他就走上社会打拼。在工作之余,他在村中组建了一支狮队,不断在国内外赛事中舞出成绩。后来,广东中联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有泉相中了这支狮队,从资金和管理上支持狮队建设,将其转为佛山市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下称龙狮协会)。
黄钦添说,推动更多群众了解和参与龙狮运动,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为全身心投入到龙狮协会的工作中,他将生意交给合作伙伴打理。这些年来,黄钦添多次带着狮队代表国家、省、市、区参加一系列国家级、国际级醒狮比赛,均取得不俗成绩。他认为,职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让醒狮这个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
至今,黄钦添已坚持传授舞
狮技艺超过20年。他粗略估算,这些年来教出的徒弟、徒孙已超过5万人。“相比做生意,舞狮育人让我更有成就感。”黄钦添说,这十几年来,有不少家长、学校把一些“调皮仔”送来学舞狮,其中有脾气暴躁的、染上网瘾的,但黄钦添来者不拒。“先成人后成才”,这是黄钦添传授技艺的宗旨,“最关键是与他们交心,将我们的经验告诉他们,并让他们真心喜欢舞狮这项运动。”
按照狮队的管理模式,队员就是运动员,平时除了训练、表演、比赛等,还有前辈定期来教传统文化课。黄钦添和龙狮协会为每个队员规划好了职业道路,当队员到了30岁左右时,可以考取龙狮运动的教练或裁判资格,也可以优先进中联电缆旗下的企业工作。“在这里,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有品格、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黄钦添说。
继续尽己所能不遗余力推广龙狮文化
对于这次有机会入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黄钦添觉得,这是对他传承龙狮传统技艺的支持和肯定。近年来,为更广泛地宣传和推广龙狮文化,他将龙狮活动引进校园,开设第二课堂。
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黄钦添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幼儿园启蒙为主,小学接触基本功,中学练习表演套路,大学挑选人才培养龙狮协会队员。此外,他还推动龙狮协会在湖南、西安等省市成立了近10个分会,国外的分会也有2个,让“南海龙狮”在更多地方发光发热。
在普及龙狮文化的同时,黄钦添如今也在加紧“抢救”一些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传统狮艺讲究人狮合一,形似更要神似,要求马步、腰力、手力、脑力、鼓乐配合默契,难度比现在流行的高桩醒狮大很多,狮子滚绣球、蟹青、盘凳青、高青、蛇青等套路已经越来越少人掌握。因此,近年来,黄钦添带着团队到国内外多个地方搜集资料,走访了本地十多位老前辈,通过不断的印证和考究,渐渐整理出这些传统狮艺的模式、套路等。他们还把这些资料整理成文字、图片,并拍摄成教学视频。
“世代相传的传统狮艺,是南狮的灵魂和精粹,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将非常可惜。”黄钦添说,目前团队已经整理出十几个套路的资料,接下来还会继续做这个工作。
延伸阅读
品牌深化推动文体旅发展
黄钦添此次有望获得国家级荣誉,正是大沥近年来着力推动公共文体服务的一个缩影。如今,大沥镇不断丰富公共文体产品供给,优化文体惠民工程效能,持续培育文体活动品牌,着力推动十分钟高质量文体服务圈建设。
公共文体服务方面,大沥镇将盐步龙狮大会和大沥醒狮盛会通过“云直播”的创新方式,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全程展播。
今年4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教练委员会在大沥镇中联黄飞鸿武术龙狮训练基地揭牌,标志着又一“国字号”龙狮运动组织落户大沥。这将有力推动当地龙狮运动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对壮大龙狮运动人才队伍有着积极意义。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见习记者何燕慧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