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棉胎被服到床上用品,佛山这家老字号被服厂屡获殊荣
200年老厂 专注做好一张棉被

■潘嘉红展示公司收藏的110年前的棉胎磨盘。
位于南海狮山的佛山市嘉喜被服厂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200年历史的棉被和被服加工厂,其前身就是佛山市被服厂。在厂区,记者看到了有110年历史的木制棉胎磨盘,民国时期的弹花棰、弹弓。
这些珍藏在厂内很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像一张张泛黄的名片,见证了佛山棉胎和被服企业的辉煌历史和荣光。
垃圾堆中抢出珍贵物件
一进入到厂区,记者就看到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厂训,左边大车间门廊上写着一行大字:一百年专注做好一张被。这句口号正是公司坚守的服务宗旨。
在公司执行董事潘嘉红的引导下,记者参观了公司现代化的厂房车间。工厂占地1万多平方米,有600多名员工,拥有多条棉被自动化生产线,还有先进的电脑缝纫机和上百台专业设备,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家有着200年历史的老厂。
说起被服厂的历史,潘嘉红如数家珍。1956年6月,佛山六家老字号棉胎店号(祥栈、瑞隆、合源、两合、合益栈、利钱号)合并组成棉胎生产合作社,后来又有7家棉胎店号(联和、三益、大兴文记、大兴浦记、合生号、永生号、合兴)加入到棉胎生产合作社。1976年9月,佛山市棉胎生产合作社更名为佛山市弹棉厂,1979年再次改名为佛山市被服厂。当时佛山市被服厂被国内业界公认为中国家纺业的鼻祖,是中国四大被服厂之一。
在公司的多次搬迁中,细心的潘嘉红发现了大量有关工厂历史和员工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和一堆垃圾放在一起,本来是要扔掉的,但我翻看了一下,发现很有文化历史价值,就把它们留了下来。”在他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一件老物件——木制棉胎磨盘,是专门用来压磨棉胎的工具,磨盘背面还有两行墨字“宣统庚戌年八月中旬”,证明该磨盘已有110年的历史。还有一把民国时期的弹花棰,一把弹弓,这些是旧时用来弹棉花的工具。据佛山市档案馆的资料记载,公司股东之一“大兴号”棉胎店,早在清嘉道年间的1820年以前就已经创立了,证明这家老店已经走过了200年的历程。
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改革开放后,佛山市被服厂成为广东省出口创汇的大企业,其生产的棉胎及丝绵被荣获了省优质产品称号,在国家相关标准还没有正式颁布之前,工厂棉胎及丝绵被的标准被定为广东省的行业标准。1987年12月荣获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颁发的“生产企业创汇百万美元”的荣誉证书。1998年,佛山市被服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佛山市嘉喜被服厂有限公司,公司也是佛山市政府第一批转制10家试点企业之一。2003年,企业“嘉喜牌”商标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1995年,潘嘉红进入佛山市被服厂工作,2014年当选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一直重视用户体验及设备的研发,先后取得多项专利,除自营的“嘉喜”品牌产品外,还为国内众多知名家纺品牌和港澳台地区客户提供贴牌加工服务,已经发展成为品种齐全的中国大型床上用品生产厂家。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王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