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发明 爱发明 乐发明
大沥实验小学学生创新发明年均20.8件作品获奖
■南海区科协调研组一行在大沥实验小学创客空间参观学生发明作品。
扫码一下 详见更多精彩内容
16
珠江时报讯(记者/蓝志中通讯员/殷德渊摄影报道)有专门的科学教师团队、有本校编写的校本特色教材、去年学生发明作品获区级以上奖项22件……5月14日,南海区科技协会调研组到大沥实验小学调研科普扶持专项特色项目“开心发明”开展情况,对该项目取得的成果和社会效应给予高度评价。
该校“开心发明”项目负责人刘少君介绍,学校一直注重对学生的科普教育以及兴趣特长的培养,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开心发明”科技教育的特色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多元化的科技特色课程,激发了一大批热爱科技创新与发明的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敢于创新,从而设计出一大批优秀的发明作品。至今该项目实现了有一项立项课题、有一支科学教师队伍、有一套校本特色教材、有一个创客空间平台、有一个科技创新社团,先后在大沥镇、南海区“特色学校创建”评比中获一等奖,获项目扶持资金共90万元。2019年,该校获评佛山市科技创新“十强学校”称号。
“近年来,学校有200多名学生的发明作品在国家、省、市等各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其中有17件发明作品获国家专利。”刘少君表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数据显示,近五年(2015年~2019年),该校学生科技发明作品获得区级以上奖项104件,其中,市级奖项22件、省级奖项6件、国家级奖项1件。平均每年创新发明20.8件作品,平均每个月创新发明1.73件作品。仅2019年学生科技发明作品获得区级以上奖项就达22件,其中,区级一等奖4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6件,市级一等奖2件、二等奖1件,省级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
5月14日,在该校创客空间的学生发明作品展示区,南海区科技协会秘书熊惠芬一行被一个叫“改变出口的汤面漏勺”发明作品吸引住。该作品是四年级8班的何映萱、廖卓熙两位同学合作发明的,他们从三年级开始加入“开心发明”社团,并对创新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该作品获得了第16届南海区“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35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35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专利申请奖,目前已被省推荐上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大沥实验小学科学普及和科技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我也看到了学生的发明创造,‘开心发明’项目课题有成果、有社会效益。”熊惠芬表示,科普扶持特色项目目的在于推广科普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优秀人才的涌现。
“从青少年科技教育入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大沥实验小学校长李佩球表示,如何让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从小抓起,引导青少年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为有兴趣和天赋的青少年创建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洒下更多科技创新的“种子”,大沥实验小学将继续在这一课题上做好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