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窥南海:南海三大博物馆群崛起
■市民在参观大观博物馆青铜器展品。 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九江侨乡博物馆-吴家大院古建筑群楼。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即将到来,记者获悉,博物馆日当天,南海各大博物馆策划、组织了丰富的线下线上展览、活动。其中,“樵山石——解码南海博物馆建筑”在南海博物馆开展,“名贵木雕展”在福厚博物馆揭幕,力求让市民共享文博盛宴。
南海的博物馆之城建设,再次迎来“换挡提速”。接下来,南海将进一步活化利用自身资源,将七大系列场馆作为“博物馆之城”建设的主攻方向,倡导差异化及特色化,推动集聚发展,激活文物藏品,为全市的“博物馆之城”建设提供核心支撑,贡献南海力量。
政策配套
整体规划大手笔扶持
五一期间,南海博物馆一跃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300人的限流量,短短三四个小时就被刷满。这足以证明,博物馆已经打破了过往的刻板高冷印象,成为南海市民休闲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2017年,佛山市提出围绕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更具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着力打造“博物馆之城”,构建七大系列博物馆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构建路上,需要各区发力。坐拥岭南文明发源地的深厚土壤,南海区的“博物馆之城”建设早已是“小荷露出尖尖角”。
如今,无论是奔跑在现代高楼林立的千灯湖畔,还是漫步在钟灵毓秀的西樵山脚,又或是徜徉在古色古香的吴家大院,你总能找到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感受这片区域的积淀。
南海区文广旅体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南海已建成博物馆10家,艺术场馆32家。10家博物馆中,2家为国有博物馆,8家为非国有博物馆,对全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2018年以来,南海充分利用和传承创新南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之城建设作为推进新都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实现宏伟的蓝图,完善的规划与配套制度是最好的“护旗手”。
去年底,南海区文广旅体局牵头编制《南海区博物馆群规划》,对南海七个镇街的博物馆群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南海区还积极贯彻国家、省、市博物馆发展政策,指引区内非国有博物馆完成2019年佛山市博物馆之城建设专项扶持资金申报及发放。此外,组织完成南海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扶持资金年度评估,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已列入符合扶持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名单,获得500万元/年的扶持。
挖掘资源
推进特色博物馆群
记者从南海区文广旅体局了解到,为发挥南海区博物馆联盟效应,今年下半年,他们将联手策划举办展览,编印联盟小册子,集中向民众展示南海区十家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促进国有与非国有博物馆在展览、科研、培训方面进行沟通协作与资源共享,增强博物馆对社会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当前,南海要“重振虎威”,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抓手。“文翰樵山最岭南”,被誉为“珠江文明灯塔”的西樵山位于南海。作为岭南文化与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南海孕育了康有为、詹天佑、陈启沅等一批时贤俊杰。随着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提速,南海的软实力不断提升。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关于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南海致力于打造层次鲜明、特色彰显、内涵丰富的历史综合系列、名人故居及革命文化系列、南海产业系列、社区生态系列、非遗民俗系列、特色收藏系列、岭南艺术系列七大系列,环千灯湖博物馆群、环西樵山博物馆群、环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博物馆群三大集群的“博物馆之城”发展格局。
中国第一家米酒文化博物馆——九江双蒸博物馆,盘活非遗老字号资源,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工业产业相融合,成为博物馆+旅游,以馆养馆模式典范;具有非国有博物馆标杆示范作用的广东大观博物馆,涵盖古代青铜器、铜镜、古钱币等珍贵文物,备受业界赞誉;重现“国脉粤韵”壮丽景象的康有为博物馆,为市民近距离了解康有为思想提供机会。
在3月的全区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表示,今年,南海区将以《南海区博物馆群规划》为行动纲领,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继续支持广东大观博物馆等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推动金融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等重点项目的筹建,鼓励各镇街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多种方式完善本地博物馆体系建设,共同推进建设具有时代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南海区博物馆群。
跨界融合
构建
“博物馆+
”格局
今年以来,虽受到疫情影响,南海的博物馆一直没有“打烊”,持续不断给大家提供“云上服务”。
南海推动“博物馆+互联网”,鼓励各馆积极主动拥抱智慧博物馆工程,推动数字化转型,开发“掌上博物馆”,让博物馆永不关门。这正好也是区文体部门今年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工作重点。
此外,链接南海强大的制造业产业资源,推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也是南海推进博物馆之城道路上的一大特色亮点。
位于桂城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暨“品牌南海”馆,与企业共建的11个主题展馆,充分展示了佛山作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实力和文化魅力,多层次多角度推介南海营商环境。
接下来,南海将整合区内制造业及民营经济强区优势,打造环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博物馆群。鼓励、引导制造业隐形冠军、传统行业龙头企业及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设立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的企业展示馆、行业博物馆,并筹划建设革命遗迹博物馆。
“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今年,南海将继续挖掘博物馆群馆藏资源,探索文化遗产文创开发,与知名设计公司合作举办文创设计大赛,开展博物馆文创空间策划与VI设计,展示、销售文创产品,组织文创DIY、非遗活动,建设博物馆文创空间试点。
南海的博物馆之城建设,承载着南海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底色,这也是“馆窥南海”的意义所在。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焯莹通讯员龙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