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5月1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2568780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第A01版:25687803

    • “千里马”有扶持“伯乐”也有奖励

    第A01版:25687804

    • 订单逆势上涨 加产力保供应

    第A01版:25687805

    • 企业可申领最高 20万元创新券

    第A01版:25687806

    • 佛山潭洲车展6月5日开锣

    第A01版:25687807

    •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讲好西樵故事

    第A02版:关注

    • 原户籍人才回归 可获资金奖励

    第A03版:南海朋友圈

    • 疫后引才 如何成为最大赢家

    第A04版:关注

    • 投资5亿元建园区 赋能传统制造“智慧+”
    • 善于挖掘团队潜能屡次突破技术瓶颈

    第A05版:文化

    • 馆窥南海:南海三大博物馆群崛起
    • 南海记“疫”再添藏品
    • 南海47条村入选市古村活化名录
    • 福利来了多种票券免费送

    第A06版:城事

    • 南海连续两年全市排名第一
    • 地铁2号线 16个车站主体结构完工
    • 特殊儿童组乐团线上学习非洲鼓
    • 少发工资引争议员工有权解约吗
    • 农行金兰支行员工为迷路老伯寻找家人
    • 广纳贤才 力撑佛山

    第A07版:教育

    • 南海公办中小学26日起报名
    • 报名数超过计划数 100%摇号录取
    • 知发明 爱发明 乐发明

    第A08版:新视觉

    • 晒纱 ——云纱“响”南海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4:关注

投资5亿元建园区 赋能传统制造“智慧+”

区政协委员、中元创新董事长张伟强,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

2020年05月15日

▲2018年6月4日,张伟强(左一)向前来中元创新调研走访的南海区政协副主席区志星介绍企业产品。 (通讯员/白胜文摄)

▲2019年2月25日,张伟强参加南海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在珠三角工匠馆前接受媒体采访。(通讯员/邹永榆摄)

委员档案 ●姓名:张伟强●界别:科技●职务: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中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海区九江科技创新协会会长●履职感言:当好一名政协委员不容易,要深入基层,这样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还要熟悉相关政策,做好调研,这样才能看到问题本质。既然政协选择了我,对我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我会做好自己的企业,履行职责,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是2020年南海区先进劳动者,南海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南海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他的企业是南海区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他就是广东中元创新(简称“中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强。专注于通讯电子行业四十年来,中元创新的天线畅销60多个国家,通用电气、飞利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是它的客户。

布局中元创新下一个四十年,张伟强利用企业自有地块,投资5亿元建5G科创园,把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智慧+”定位为企业新的发展引擎,为传统制造插上“智慧翅膀”,让机器的运行状况更可预测、更可控、更“听话”。

》深耕细分领域

天线产品畅销60多个国家

来到中元创新,记者立刻被一楼办公室厅的“荣誉墙”吸引,它们定格了张伟强在创业路上走过的每一步。从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到南海区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张伟强谦虚地说:“天线这个行业市场小,恰好没人看上它,中元创新只是把功夫做扎实。”

生于斯,长于斯,1973年出生在南海九江的张伟强,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直奔九江,接手父辈在1979年成立的中元电器厂(中元创新的前身)。从普通的数字电视天线起步的中元创新,始终专注于通讯电子行业,如今的天线产品已经有了“百变造型”:变身一个圆环,一个小盒子,一个相架相框,甚至一张薄纸。

“上世纪90年代的数字天线外形比较大,而现在的概念天线,用新的技术改变模块做成新的形态。”张伟强带记者来到中元创新

的展厅参观,各种造型的天线产品让人为之震撼。他直言:概念天线可以做成一块很薄的材料,然后在上面印上电路,这些新产品可以放到不同环境,贴到门窗、车窗上。

中元创新以出口为主,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家用数字电视天线市场份额超50%,主要提供给家庭和房车使用。其中,美国的房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美国超五成房车的天线都是中元创新的产品,尤其是中国可移动电视天线行业中,中元创新生产销售的家庭数字电视天线出口市场占比居全国第一。

“中元创新有一支由100多人组成的研发团队,每月新开发4到6款新产品,而且每年投入不低于营业额10%的资金进行研发创新,拥有192项专利,产品型号超过300个。”张伟强自豪地说,2014年,研发团队带着

一款厚度只有0.3mm的室内数字电视天线,首次角逐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没想到一举拿下金奖,该款产品还风靡美国市场,为中元创新带来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做实体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我这些年一直坚守的。”张伟强说,2019年中元创新布局了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每条成本在1000万元以上,实现了从原材料、零部件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部环节,成为行业内唯一一家使用机器人生产线的制造企业。说到这里,他露出了笑容。

当记者问疫情期间企业产能是否受影响时,他直言:“影响不大,4月份中元创新的产能还创了新高,而且我们开拓了埃及、南非、尼日利亚、加纳等地的市场,收获不错。”

》利用自有地块

打造产业规模超30亿元的科创园

随着5G时代来临,属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时代就在不远处。对于中元创新下一个四十年的发展,张伟强早已提前布局发展战略,把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智慧+”定为中元创新的发展引擎。他说,一方面是利用自身在通讯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客户资源,一方面不想错失5G网络技术与物联网互通连接带来的发展契机。为此,他专门撰写了《关于加快落实5G技术建设发展的提案》。

张伟强指着中元创新入门口正在加紧施工建设的大楼对记者说:“我们投资了超5亿元,利用企业自有地块,再联合周边地区进行连片改造,计划通过全面整合超过100亩以上土地,建成一个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的科创园,再过3个月,就是8月份左右,这里将崛起一座以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为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产业园。”

这个5G科创园将全力打造成为国内首家5G智慧家居生态主题园区,园区生活、办公更智能;打造智慧生活体验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提升消费者对智慧生活的认知。同时,科创园还将打造成为绿色园区,秉承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与建设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等文体配套措施,让入驻的人才可以享受城市化的生活。

张伟强说,日后打算把企业的研发设备共享出去,提供给入驻其中的科创团队和初创企业使用,也会发动南海区九江镇内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其中。按照规划,2025年,中元科创园将入驻上百家企业,形成产业规模超30亿元的现代化国家级科技园区。

他信心满满地说:“希望带领中元创新这家超40年历史的企业,再次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传统制造插上‘智慧翅膀’,让机器的运行状况更可预测、更可控、更‘听话’。”

》尽心履职为民

借鉴国外经验升级村级工业园

从2012年成为南海区政协九江镇特邀委员到2017年成为南海区政协委员,张伟强虽然平时工作特别繁忙,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社会使命,一直关注南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于抓住大湾区建设机遇,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提案,是他站在全区高度谋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他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南海必须抓住机遇,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改造升级,提升南海制造业水平,引进新兴产业,广泛变革生产方式。同时,借助“工改工”政策,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产城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张伟强不光关注产业发展,对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也有思考。《疫情之下,村级工业园改造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是他今年2月底提交的提案。“村级工业园改造大拆大建的同时,要考虑建设特色产业,允许适度的新商业建设。”他认为,可以借鉴国外town的形式,让每个村居有新的商业体,让每个产业分布更均匀,例如:很多村居并没有超市,如果合理引进新商业,方便居民生活,让城乡完全融合,更利于居民就近安居乐业。

在社会贡献方面,身兼九江儒林慈善会会长职务的张伟强是个“闲不住”的人,这次疫情期间,他不但捐款,还捐赠台式电脑给困难学生上网课。当了解到困难学生家中没WIFI,家长舍不得用流量给学生上网课时,他还特意协调电信部门,让困难学生家庭能购买到最优惠的流量套餐。

如今的张伟强,在旁人眼中早已是成功人士,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一有时间和机会,他就学习最前沿的新知识。“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在张伟强的带领下,中元创新正砥砺前行,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

通讯员叶宁邹永榆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