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约社区
出入有安检 住得更安心
整治人居环境、实施绿化工程、增加停车位,提升居民幸福感

■西约社区建成的停车场,可容纳超100辆车停放。

■西约社区装上了围栏,完成物理围蔽工程。
“出入有安检系统,社区进行了全围蔽,住在这里更安全放心了。”近日,记者走访桂城街道西约社区,这是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可见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肯定。
记者走访发现,西约社区不仅仅是从技术和物理空间上提升居民安全感,还从人居环境整治、增加停车位等民生方面入手,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完成物理围蔽居民更安心
西约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户籍人口只有3000多人,但常住人口有近万人,辖区内有不少居民自建房,也有众多出租屋,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多,以往社区是开放式的,出入口众多,给社区管理、治安防控和防疫工作等带来不少的压力。
今年6月初,社区正式启动平安智能社区物理围蔽工程,安装近600米钢栏杆,使辖区的西畔、翰林和福庆村形成围闭式小区,只留下4个主要出入口进出,这些出入口都安装有视频和车辆进出装置,实现智能监控。
3月25日,桂城街道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暨平安智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以健全社区治理体系和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为主线,深化农村社区智能化、精细化治理,将城市小区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社区。至今年底,桂城街道将推动22个农村社区建成全面围合管理、智感安防的智能化平安社区。
除了西约社区外,目前已经完成物理围蔽并成功验收的还有林岳和夏北社区,这项工作桂城会按进度在其他农村社区铺开,最终实现人员、车辆出入有迹可循,辖区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装上监控整治车辆乱停放
居民开车回社区,在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自动识别,一车一杆有序通过。车辆进入社区,沿着大道前进,最终正确地停放在车位上。这些整齐有序的画面每天都出现在西约社区。
此前,西约社区内车辆乱停放等问题比较严重。“社区内经常有车辆乱停放的现象,巡查队员都忙不过来。”西约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西约社区面积只有0.38平方公里,流动人口有近2万人,还有许多市民常常从西约社区借道去桂城医院、岗公园等,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多,管理难度较大。
2018年,西约社区装上了120多个视频监控装置,几乎覆盖整个社区。记者在西约监控中心看到,视频监控基本覆盖整个社区,通过智能监控平台,街道上的车辆、人员等都看得清清楚楚。“这辆车违规停放了,马上去处理。”在屏幕上,监控员发现了违规停放车辆,马上打电话叫治安队员处理,几分钟就处理完毕,便捷高效。
而在社区出入口也早已装上了车辆管理系统,连接到南海公安信息管理系统。“目前西约社区几乎没有发生较大的治安案件,已从过去防控案件转为服务居民上来。”该负责人说,目前在社区出入口每天安排15名工作人员轮班值守,待疫情结束后,将恢复2至3人24小时值守。
道路绿化增加停车位
作为农村社区,不少村民比较勤俭节约,很多旧的、破烂的盆盆罐罐、家具、建筑材料等一直不舍得扔掉,多数堆放在背街小巷,日积月累容易滋生四害,影响环境卫生,造成了社区脏乱差。
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西约社区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去年,社区组织了工作人员、外聘人员、清理人员、党员志愿者及居民群众志愿者清理大军,对社区内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及建筑材料等乱堆放进行劝阻和大清理,并清除村内公路旁的杂草、排水渠,规范路面停车。
西约社区还对西约岐阳村对出主路进行升级改造,实施绿化工程;对西约西畔村143号南侧空地进行硬底化工程;还计划在村内悠闲地改造升级一批“口袋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整治环境卫生,社区还给居民带来了便利。“这个停车场可以容纳100多辆车,大大改善了村内乱停放的现象。”西约社区居委会委员姚源镇介绍,社区将村里的闲置地和旧厂房开发出来,连片整理成停车场,尽管停车场内的路面不是很平整,但是总算形成了有序停放、有序管理的局面。
如今,走进西约社区,扑面而来的是清新、干净的气息,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社区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