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知道
◎刘晨
林夏攥着晚报的手微微发抖。头版上“请好好爱我们的妈妈!”几个黑体字,像根细针扎进她心里。报纸上的数据触目惊心:41.5%的孩子不知道母亲生日,68.3%不了解母亲的喜怒哀乐,91%没有主动了解过妈妈。
作为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林夏教过无数篇歌颂母爱的课文,可此刻她的指尖无意识地绞紧衣角。
三个月前母亲住院时,护士问家属关系,她脱口而出“女儿”,却答不出母亲的血型。
“小夏,该去家访了。”教导主任的声音惊醒了她。今天要走访的是单亲家庭学生周雨彤,那个总在作文里写“妈妈喜欢吃鱼尾”的女孩。
推开斑驳的楼道门,霉味混着中药味扑面而来。周雨彤正在给母亲喂药,青瓷碗沿结着褐色药渍。
“林老师好!”女孩慌忙抹了把脸,露出牵强的笑。林夏注意到她校服袖口已磨得发白,腕骨处有道淡褐色烫伤。
“你妈妈最近好些了吗?”林夏放下果篮。病床上的女人剧烈咳嗽起来,周雨彤熟练地拍背,从床头柜摸出个铁皮糖盒:“妈,含颗枇杷糖。”
谈话间林夏得知,周母因常年在石材厂工作患上尘肺病,女儿每天五点起床熬药,周末还要去便利店打工。“雨彤作文里写您最爱喝凉白开?”林夏试探着问。
“瞎说的!”周母突然提高嗓门,又剧烈咳嗽起来。雨彤突然起身撞翻椅脚:“其实妈妈总把红糖水留给我,她说凉白开解渴……”
回家的路上,榕树叶沙沙作响。林夏想起母亲总把温热的红枣茶塞进她书包,说“补气血”,自己却灌着隔夜的冷茶。
深夜,林夏翻出压在箱底的铜顶针。这是母亲当年在服装厂用的,内侧还刻着模糊的“勤“字。针脚细密的补丁布满她童年的每件衣裳,可她从未注意过母亲指尖的老茧。
第二天作文课,林夏在黑板上写下作文的主题——妈妈,我想知道,“这是我们这周的作业。采访自己的妈妈,记录三个你不知道的细节。”
她望向窗外,暮色中环卫工母亲正给女儿递温水,蒸汽在暮色里凝成细小的珍珠。
两个礼拜后,林夏给母亲念获奖作文。
夕阳穿过纱窗,在周雨彤的《红糖水与月光》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原来妈妈不爱喝凉白开,只是想让我多喝点甜的……”
母亲布满老年斑的手从枕头下摸出个铁盒。褪色的红绒布里裹着林夏小学的作文本,泛黄的纸页上,母亲用蓝笔写着:“小夏说长大要当作家,我相信她!”
(作者系南海区作家协会会员、南海新时代首届作家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