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9月0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公布
    • 习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海实践
    • 将商协会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向深入
    • 《活力南海美好教育》特刊今日出街
    • 南海1集体3教师获评全国先进
    • 南海项目建设上演“速度与激情”

    第A02版:要闻

    • 送上服务锦囊助退役士兵新岗立新功
    • 南海项目建设上演“速度与激情”
    • 用活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
    • 行业精英齐聚南海共商中式餐饮发展
    • 穗安街超三人足球系列挑战赛邀你报名

    第A03版:要闻

    • 严阵以待防御“摩羯”
    • 创建超 4400户“绿化美”庭院(阳台)
    • 大沥文体中心预计 2026年完工
    • 拓展服务渠道为企业解难题
    • 土地归属引纠纷一时冲动酿血案

    第A04版:要闻

    • 迎接热血挑战 解锁9月狂欢

    第A05版:网红

    • 新起点梦想启动
    • 规划调整公示
    • p66

    第A06版:教育

    • 美育桂城:以美育人以美育城

    第A07版:教育

    • 桂城街道关于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及个人的决定
    • 习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 p126

    第A08版:教育

    • 南海1集体3教师获评全国先进
    • 关于表彰2023-2024学年南海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个人和教育创新工作项目的决定

    第B01版:特刊

    • 奋楫改革“美好教育”树标杆

    第B02版:特刊

    • 石门中学打造中国品格、世界品质的一流品牌高中

    第B03版:特刊

    • 南海实验学校勇当教育改革先锋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第B04版:特刊

    • 桂城中学建设湾区精品高中培育“创造未来之才”

    第B05版:特刊

    • 九江中学聚焦学术全新突破

    第B06版:特刊

    • 南海区第一中学让每一位学生以最棒的方式幸福成长

    第B07版:特刊

    • 南海艺术高中领航艺术教育培育拔尖人才

    第B08版:特刊

    • 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全心育人让学生追求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第B09版:特刊

    • 金石实验中学“点石成金”绽光芒多元育人促发展

    第B10版:特刊

    • 南海实验中学解码“南实精神”坚守幸福教育

    第B11版:特刊

    • 石实实验学校勇立潮头同心共建全国知名学校

    第B12版:特刊

    • 南海外国语学校创新创优探索高质量发展“办学密码”

    第B13版:特刊

    • 灯湖中学坚守教育初心“亮教育”点亮学子未来

    第B14版:特刊

    • 桂江一中打造高质量素质教育典范

    第B15版:特刊

    • 平洲二中向“润品教育”跨跃打造有品质的教育标杆

    第B16版:特刊

    • 文翰中学办好未来教育多元培养学生成才
  • 数字报首页

B01:特刊

奋楫改革“美好教育”树标杆

2024年09月06日

■2023年全区教育大会暨“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

■区委书记顾耀辉参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果现场展览。

■南海学子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4金3银1铜。

■南海代表团蝉联佛山市中运会冠军。

千年古郡,活力南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南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牢牢抓住改革创新的“根”与“魂”,多项教育改革经验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南海着力构建优质均衡、多元立体的“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书写了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

优质均衡

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金秋九月,新学期的南海校园处处洋溢着新气象。“新建的学校环境更好、师资更优,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欢快上学。”学生家长卢先生说,从奠基到投用,他和许多九江家长一样,对南海儒林实验学校充满期待,如今眼见为实,他们都非常满意。

一所学校服务一片区域,成就一方幸福。在南海,这种幸福感源自“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优质均衡。一直以来,南海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每年财政支出超过25%投向教育。

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南海着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仅今年9月,全区投入使用的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就有8所,新增中小学位达1.2万个,包括公办义务教育学位约1万个,高中学位2400个;投入使用新建改建幼儿园3所,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350个。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南海以“特色+集团化”办学作为双引擎,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目前,全区共有基础教育集团79个,实现义务教育集团全覆盖,7个镇街都是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省级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数量14个,居全省区县级第一,南海集团化办学经验走在全省前列,教育优质均衡迈出坚实步伐。

一个好书记、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新一届区直学校校领导聘任中,南海更是加大城乡之间、优质校和薄弱校之间优秀校长的轮岗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此外,坚持师德师风建设,选树师德楷模和先进标兵,深入实施“教育雄师”培育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让全区教师成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为全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为助力“折翼天使”逐梦飞翔,南海还深入推进随班就读,成立了全市首个特殊教育领域的教育集团。此外,南海着力构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段、不同群体需求的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共融共生、国际教育日臻完善……让每位学子都能在南海找到最合适自己成长发展的学校。

六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4名学子获清北录取,蝉联佛山市中运会冠军,斩获全国信息学奥赛决赛1金1银1铜、生物学奥赛决赛4金3银1铜,在世界合唱比赛中勇夺双金……这个盛夏,南海学子“全面开花”,绽放光彩!捷报频传的背后,离不开素质教育在南海的深耕。

立德树人,铸魂为先。南海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政课建设有新气象、新作为。从推进“区情教育”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从开展区情教育、举办毕业季“百师同上一堂课”活动,到组织院士、科学家、大城工匠进校园……载体多样、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思政课,已经成为南海学子成长成才的一把金钥匙。

南海还创新地将“五育”并举拓展为“六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健六个方面并重,其中“健”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生活健康,通过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培养一项文体爱好、加入一个校园社团、开展一项社会实践),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美好教育”的突出位置,为学生们营造向真向善向上的健康快乐成长环境。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定位更为凸显,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与核心竞争力。为此,南海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从2021年起推进“少年强基计划”,成立“南海区少年未来学院”,构建“1+9+N”模式,在数理、文学、体育、艺术、科技、传媒、国防等7大领域,构建小-初-高纵向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

近三年,南海区少科院(石门中学)在五大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共培育出全国一等奖(省赛区)144人,其中,22人入选省集训队,获得金牌7枚、银牌10枚、铜牌5枚。在2024年广东省“中学生英才计划”选拔中,全省共90名学生入选,佛山市总共入选10人,石门中学入选8人,入选学生人数位居广东省第三。

与此同时,南海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让核心素养成为育人导向。坚持17年举办全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学生文明素养展示活动;在全国首创“书香伴我行好书我推荐”读书活动;每年举行“阅读素养”大赛、高中生辩论大赛、中小学生运动会;将“粤剧身段操”“醒狮操”融入各中小学校“大课间”;全面实施“两全其美”美育浸润行动……这些不唯成绩、不唯高考,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项目和课程,已成为南海教育投入的“重头戏”。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核心素养,南海学子也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出彩舞台。近三年,南海学子斩获世界科技创新大赛金牌9枚,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每年向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输送体艺类拔尖人才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中职学子也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屡创佳绩,描绘了“各扬其长、美美与共”的育人新画卷。

改革创新

打造区域教育标杆

为教育闯新路,为国家育栋梁,南海是先行者、更是破局者。近年来,南海区多次承担国家、省级改革重点任务,先后成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紧扣教育强国战略,南海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系统思维、纵深推进,推动各项改革纷纷落地开花。

南海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着力打造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连续11年开展教育质量绿色指标监测,在全国率先闯出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科学评价路径。

南海坚持教科研内涵式发展,持续探索区域教学成果培育的“一体双翼四驱”机制,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建设质量,先后评选出46个卓越课程、35个课改样本校培育对象、103个学科教研基地培育对象,实施“精深教研”行动计划,建设高精专教研队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

高水平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衡量教育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今年,南海区确立“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导向,协同推动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标新定位,南海区以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为抓手,先后成立产教联盟、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南信-汇博机器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通过“专业对接产业、师资对标双师、课程对接四新、教材对标实战、基地对标生产、提升社会服务、实施质量文化、建立评价体系”,为南海制造业当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人才和技术支撑,不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1月,南海又一次承担起国家级改革重任,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仅有63个,全省2个)。站在新起点,南海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教学与评价为重点,以精深教研与数智赋能为支撑,实施“八大工程”,推动育人方式深层变革,力争成为教育强国区域标杆。

数读“美好教育”

(1)“南海范式”走在前列

近年,南海斩获5个国家级、省级荣誉:

●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

●教育部首批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全国仅38个);

●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共28个);

●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仅有63个,全省2个);

●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拔尖人才培养成效凸显

●今年高考,14人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45人获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录取;85人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顶尖体育艺术类院校录取。●近三年,南海少年科学院(石门中学)在全国五大学科竞赛中包揽佛山地区全部奖牌,共囊括金牌7枚、银牌10枚、铜牌5枚。石门中学8人入选2024年广东省“中学生英才计划”,数量位居广东省第三。

(3)教育更加优质均衡

●“十四五”以来(2021-2024年),南海完成义务教育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49个,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约6.15万个。

●全区共有基础教育集团79个,省级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数量14个,居全省区县级第一。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小燕通讯员沈培浩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