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优提质
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南海范式”

■南海优质的教育让孩子们获得感满满。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梁越摄

■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南海中职学子电子商务团队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荣获团体一等奖。(受访学校供图)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也是南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行动力。
在新的赶考路上,南海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构建“优质、均衡、多元、立体”的“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如今,南海教育已经成为承载老百姓幸福感的一块金字招牌,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提供了更强支撑,也为全国县域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南海范式”。
奋楫争先 “三区建设”激荡创新活力
继2020年成为全省4个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之一后,今年1月,南海成功入选为15个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之一;4月,南海再添国家级殊荣,成为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域,全国仅38个区域入选。
荣誉背后,是南海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南海历届党委、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近10年,南海教育凭借实力屡获殊荣,先后获“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等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彰显了南海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时代站位和敏锐的创新意识。
这些荣誉不仅是南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也为“美好教育”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3月,南海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加快构建“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以“三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实施“七大工程”,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南海范式”。
用创新赋能,用改革破局!南海稳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高质量发展、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等工程,致力构建幼有所育、学有优教、立体多元、教育善治的“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使教育体制机制更有活力、教育资源供给充分优质、育人方式变革内涵更加丰富、教师队伍更具竞争力,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扩优提质 构建优质均衡新生态
今年9月,南海实验学校迎来首届高一新生,标志着该校小初高一贯制办学全新启航。南海实验学校是南海区委、区政府高标准打造的区直属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从一片水塘开始建设,历时不到3年,如今该校既有书院型的古建筑庭院,也有国内领先的“智慧校园”,配套场室齐全、设备一流。该校的创办,正是南海提升中西部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的鲜活例子。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直以来,南海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每年财政支出超过25%投向教育。今年,南海已新开办公办幼儿园9所,增加公办学位4000个,计划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2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3万个,实现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
这些跳动的数字,是南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最直观的印证。同时,南海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向“优质、均衡、多元、立体”的“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稳步前行。
从20多年前的边远薄弱村村级园到如今的省一级园,西樵镇中心幼儿园新田分园已成为家长心中的“香饽饽”,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园”。作为全市第一个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的集体办幼儿园,新田分园的蝶变,正是南海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创新多元办园机制、提高教育质量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南海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特色+集团化”办学作为双引擎,推动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截至目前,共成立70个区级教育集团,其中8个获评为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19所普通高中获评佛山市普通高中“双高”创建特色项目,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生动画卷。
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南海以“智能+”方式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启动“名师进万家”在线导学答疑公益服务,推动云学案学习、书+网智慧阅读、云校强基课程、云教研新生态建设等,纵深推进数字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如今,通过数字化技术,知识正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屏障,让每一个学生公平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此外,南海还着力构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段、不同群体需求的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共融共生、国际教育日臻完善……如今,“百花齐放”的南海教育,在全区民生事业版图中熠熠生辉。
教育雄师 躬耕教坛向美而行
南海教育的美好生态,孕育了一大批“最美教师”。他们立德修身、潜心治学,用心用情呈现“四有”好老师的可爱模样。
“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陪伴,当学生敢于与老师交流、乐于与老师交流,真正把老师看成自己的一个朋友时,所有的教育都会有最好的效果。”在石门中学从教28年,黄志平始终坚持“像关心自己的小孩一样关心学生,像教育自己的小孩一样教育学生”。
今年7月,南海西樵实验小学教师姚雅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教育日志“他的拳头不再朝着同学”,意外收到近200万网友点赞,并吸引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央媒报道。日志中记录了一位男孩的成长变化,因为姚雅倩的“赏识教育”,这位男孩从“打遍全班无敌手”到化身“班级守护者”。
这些生动的事例恰恰折射出南海“教育雄师”在春风化雨中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一直以来,南海始终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校园艺术社团活动、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同时,每年开展最美教师评选,举行最美教师巡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作为全省教育强区,南海还秉持“外引内提,塔型双峰,持续发展,成事成人”的教师发展理念,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育雄师。通过搭建南海良师平台,开展菜单式、名师浸润式精准培训,实施“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加强“三名工作室”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南海“教育雄师”培育工程成效日益彰显。
目前,南海有国家级名师10人,省级名师115人,其中省“三名工作室”主持人18人,市区级名师近2000人。今年,南海3项教育成果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强基铸魂 莘莘学子心怀家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海大力开展区情乡情教育,构建乡土教育研学体系,全区同上乡情教育“最后一课”,厚植学子家国情怀。同时,全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三个一”(培养一项文体爱好、加入一个校园社团、开展一项社会实践)工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南海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实施“少年强基”工程,建设“1+8+N”少年未来学院,开展“院士进校园”“强国青年科学家进校园”“青春的偶像”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为探索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南海方案。近三年,南海学子斩获世界科技创新大赛金牌9枚,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97人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在职业教育赛道,南海学子同样璀璨夺目。南海成立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南海学子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其中,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南海中职学子电子商务团队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荣获团体一等奖。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今年中考、高考中,南海取得历史性突破,向清华、北大、港大、港科大等顶尖学府输送拔尖人才45人,刷新了“美好教育”的新高度,谱写了新时代铸魂育人新篇章。
展望未来,南海区教育系统将继续以“三区”建设为抓手,围绕“活力南海,美好教育”品牌建设目标,以“四心”(初心、信心、用心、关心)聚焦重点任务,以“四力”(学习力、驾驭力、创新力、自控力)驱动改革发展,加快构建“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努力开创南海教育发展新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新高地。
数读南海教育成绩
●2023年,南海新开办公办幼儿园9所,增加公办学位4000个;
●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2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3万个。
●2016年南商教育基金成立,7年来累计向超过1.7万名优秀师生和800多个优秀家庭提供奖励支持。
●2023年高考,南海向清华、北大、港大、港科大等顶尖学府输送拔尖人才45人,向央美、央音、北体等体艺类名校输送人才超80人,考入名优大学学生人数约5200人,比上一年增加约100人;上本科大学约14300人,比上一年增加约200人。
●近三年,南海学子斩获世界科技创新大赛金牌9枚,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97人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中,南海学子在电子商务运营赛项斩获全国第一,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获得全国二等奖,护理赛项获得全国三等奖;在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职组)中,南海学子斩获一等奖24个,9支队伍获得国赛资格。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小燕通讯员罗远仪沈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