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发布系列研究报告
南海位居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县第一
近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果发布会发布了《2022~2023年度全球微笑城市百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成果》等系列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佛山市南海区位列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县第一位。
作为2023年服贸会的重要成果发布之一,本次全球智慧城市评估评级历时近10个月,采集了全球804个城市的数据,由40多位全球数字经济、智慧城市领域专家、学者参与,采用大数据指数初选、AI智能中选、单位自荐、专家推荐、综合评估评级等九大类评估评级方法评选而出。
南海区为何能脱颖而出并在百强中位列第一?这与其多年来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的先行探索密不可分。
一中心四张网构建南海“最强大脑”
作为制造业大区,南海人口集聚,人流密集,城市治理难点多,如何实现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破题的“金钥匙”。
走进中控大厦,一个超大屏幕能让治理者实现“一屏”了解南海城市发展与治理的方方面面。这是南海应用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社会治理智慧化的生动探索。
数字政府的建设,离不开“城市大脑”的助力,作为城市治理水平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南海“城市大脑”的发展在技术的加持下不断创新和完善,截至目前已经顺利运行4年多。
作为广东省大数据基础较好的区域之一,2019年,南海成为首批省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一,承担探路重任。试验区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关注社会治理网格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南海企业上云上平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字政府“数据上云,政务下沉”等工作,都纳入这一框架中。
2020年9月,南海发布“城市大脑”二期建设规划。“城市大脑”二期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载体,建设区镇村三级城市大脑,并创造N个应用新场景,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城市管理。
2021年,南海又获评创建广东省数字政府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出通过构建“一中心四张网”数字政府建设体系,赋能城乡融合创新发展。其中,“一中心”是城市大脑,“四张网”是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一网兴业。
如今,南海已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城市大脑”,通过整合部门条线业务系统,打通数据“壁垒”,归集沉淀80个部门、83亿余条数据,实现人、物、地、事、组织等数据底数全清、相互关联,初步建成数字孪生的“三维南海”。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体系让基层“治”理变“智”理
居民楼顶,无人机智能检测违建加建,通知城管到场治理;河涌上空,无人机实时识别水面漂浮物和污水排放,水务部门快速追查清理……这是南海积极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实施“智慧+”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作为南海区“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试点镇,丹灶率先构建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的“雏形”,打造了全国首个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组网的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在此基础上,2022年,南海明确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今年6月,南海“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正式上线。
目前,南海“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已完成从布点跃进成网,全区已部署36台无人机基站,覆盖7个镇街重点区域约635平方公里,一次全覆盖可产生3万多张高标准高清照片,一年可积累超170万张高清照片,应用涵盖城管、应急、水利、交通、环保等13大行业和60多个应用场景需求。
在这个治理体系中,无人机飞行一次,可以识别违建、乱扔垃圾、水域污染、交通拥堵、突发火情等不同类别问题,并将相应数据汇总到“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一键派单,精准对接到区、镇(街)、村进行三级处置。
与此同时,南海积极推动城市大脑触角下沉延伸,通过激活基层“大脑”,打通社会治理最末梢,实现7个镇街和292个村居大脑全面启用。
在积极响应每一桩小事的基础上,南海区聚焦难点、堵点,逐个击破,通过智慧城市运行平台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分拨和智能去重算法赋能,上半年,12345热线日均工单派单量同比提高42.5%,接通率高达95.44%,部门响应率达100%,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数据与产业转型相向奔赴打造人工智能“南海高地”
当前,围绕“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南海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此过程中,数据资源的有效激活与利用,为产业发展提速注入强大动能。
作为广东省首批数据经纪人试点区,南海积累了超83亿条政务数据资源。此外,南海有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多年来沉淀了海量的制造业数据。
目前,南海积极探索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打造了“保险快赔通”“企业环保宝”等数据产品。“企业环保宝”数据产品作为全省首个环保领域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产品,已在广州数据交易所登记上架并已完成首批落地交易;“保险快赔通”是全省首个无条件通过合规委审查的公共数据产品,目前也已在广州数据交易所上架。
今年6月1日,《佛山市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将南海的人工智能产业推入到快速发展期。
据悉,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推动辖区内数字化企业与传统企业对接,通过AI等数字化手段,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目前,在“AI+传统产业”领域,南海聚焦珠宝玉器、家具制造、纺织服装等具有优势的特色传统产业,挖掘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
如今,南海以数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激发传统制造业创新活力和动力,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实现数据与产业的相向奔赴。
南海智慧城市建设亮点
“城市大脑”覆盖全域
通过整合部门条线业务系统,打通数据“壁垒”,归集沉淀80个部门、83亿余条数据,实现人、物、地、事、组织等数据底数全清、相互关联。
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AI+传统产业”领域,南海聚焦珠宝玉器、家具制造、纺织服装等特色传统产业,挖掘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如AI技术将玉器设计加工生产周期从17天缩减到2天,让建筑图纸的标注工作由数天缩减为几分钟。
“空天地”一体化成网
全区已部署36台无人机基站,覆盖7个镇街重点区域约635平方公里,一次全覆盖可产生3万多张高标准高清照片,一年可积累超170万张高清照片,应用涵盖13大行业和60多个应用场景需求。
智慧城市快速解民忧
通过智慧城市运行平台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分拨和智能去重算法赋能,2023年上半年,12345热线日均工单派单量同比提高42.5%,接通率高达95.44%,部门响应率达100%,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柯凌娜黄婷通讯员南政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