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红十字会举行“一起行动,救在身边”主题系列活动
提高AED配置密度 实现“救”在身边

■爱心单位捐赠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珠江时报讯(记者/许可可通讯员/林松青李游陈碧媚摄影报道)在第24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9月5日,南海区红十字会举行“一起行动,救在身边”主题系列活动,发布心肺复苏(CPR+AED)培训三年行动项目,现场多家爱心企业单位捐赠AED,一起营造“人人会急救”的良好氛围。
作为南海区医疗系统的代表,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现场举行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用行动践行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宗旨,弘扬“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据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适用于非专业人员使用的医疗设备,当有人发生心源性猝死意外时,能极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堪称“救命神器”。目前,南海区AED的配置密度还存在不足,很多人员密集或高风险场所,如旅游景点、大型商超、运动场馆等都没有实现覆盖。
为提高南海区AED的配置密度,活动现场发布“助力心动”行动计划——南海区心肺复苏(CPR+AED)培训三年行动项目,并发出“AED捐赠+公益培训”活动倡议,呼吁广大爱心组织、企业、个人参与AED捐赠。同时,南海区红十字会也会为每家捐赠企业提供50人的应急救护培训课程,使更多的市民懂救人、敢救人、能救人。
现场,多家企业、单位献出爱心,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向黄岐行政服务中心捐赠一台AED,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向石门中学捐赠一台AED,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向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捐赠五台AED训练器。
南海区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孔小燕对区红十字会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强化宣传引导,三是统筹工作推进,切实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使更多的市民懂救人、敢救人、能救人。”
佛山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谢练军肯定了南海区应急救护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鼓舞南海区红十字会以这次“一起行动,救在身边”主题活动为开端,联合各相关部门,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动应急救护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最终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