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田公司:跑出发展加“数”度
源田公司启用智能化车间后,今年上半年业绩提升25%

■企业代表走进源田公司学习数字化转型经验。

7月18日,佛山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传帮带”系列活动来到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田公司”),13家市内制造业企业近30名企业代表现场了解源田公司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体验广东腾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一科技”)研发的MES系统。活动有效推动了企业相互交流,增强了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信心。
数字化转型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
与会企业代表实地参观源田公司的中控台、加工工位、质检台、配送点、周转区,了解各环节的数字化运营情况。现场,源田公司生产车间各床垫机械有序地开展作业,通过墙上的电子屏幕,即可明晰每个员工当日的工作任务、当日工时、累计工时等。在作业岗位上,员工负责的机器前有一台电脑,记录了订单详情、最新图纸等,轻点选项就可以操作机器。
与此同时,转序员驾驶着送货车来回穿梭,根据车上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指引,对于去哪取货、到哪送货、取送多少、谁更优先都心中有数,新鲜出炉的零部件被及时配送到下一环节,一切工作有条不紊。
在工人的印象中,以前的生产车间并不是这样的。在过去,由于仓库数据统计繁琐,可能会出现库存积压或生产缺料的情况,组装产品时才发现找不到相应的零部件。工时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工人先挑容易的零件做,影响整个订单的进度。此外,由于床垫机械生产时使用纸质图纸,常常要改图纸、等图纸,还可能因为没有及时更新图纸而做出废品。如今,这种状况已不复存在。
“当时存在的痛点很多,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执行不彻底、协同总失调、过程不透明、装配时有缺件、工时不合理等都是当时存在的问题。”源田公司信息化主管欧桥峰介绍,源田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制造、销售床垫机械、弹簧床垫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源田公司引进了腾一科技为其开发的MES系统,一个机加生产流程全覆盖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上线了,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2020年,源田公司智能化车间启用。
“整个生产系统运作向透明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式转变,生产调度从被动指挥向实时调度转变,质量控制由事后的统计分析向在线监控转变,信息化建设向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模式转变。”源田公司生产部部长彭志华分享了数字化经验和效果。
“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后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欧桥锋说,具体体现在生产管理更灵活,管理的有效性、敏捷性显著提升。生产部长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盯紧中央数字看板,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真正实现运筹帷幄。
数据显示,在应用MES系统后,源田公司车间的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人员精简25.6%,交付率从89%提升到100%,交付周期缩短20%,产品合格率上升到99.95%,库存降低约200万元,今年上半年业绩提升了25%,实现了效率效益双提升。
现场感受效果增强转型信心与决心
源田公司开展数字化改造成效显著,离不开腾一科技专业服务团队的加持。2017年,腾一科技安排研发团队进驻源田公司,根据需求为其打造了一个生产流程全覆盖的MES系统。
“有了像源田公司这样的典范现身说法,让转型效果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佛山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技术牵头方和平台建设方,腾一科技副总经理黎璐介绍,到今年9月,集群将落地30家装备及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统一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到2025年9月,累计接入客户100家,积累业务模型,搭建产业链服务平台,赋能中小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享受相应的政策补贴。
“我对源田的移动检验和移动配送的十分深刻。”座谈会上,广东大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MC主管唐宗华认为,当机床加工工序比较多、零件比较复杂时,企业的周转效率会变得低下,而源田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使该流程得到充分优化,是同行可以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工时管理这方面。
广东赛因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部经理廖生辉是第二次来到源田公司参观,他对源田公司没有设置半成品仓库十分好奇,追问要做成这个效果要满足什么条件。彭志华建议,前提是要把车间架构分解好,摸准生产需求,做好生产计划,充分利用数字化系统进行管控和协调。
佛山市亿控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黄昔春对基础数据如何快速落实使用很有兴趣。欧桥峰认为,数字化转型,企业负责人的转型意识很重要,负责人要转变生产经营思想,将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连成一体。
佛山市南海区宝林音箱厂总经理林裕雄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的发展思想一定要转变,源田公司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志健通讯员邱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