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检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游泳池)
让市民安全享清凉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梦灵通讯员/南宣)7月19日,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带队检查区内多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游泳池),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当场责令经营主体改正,拧紧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安全弦”。
炎炎夏日,南海的游泳场馆又进入经营旺季。作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之一,经营游泳场馆除了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外,由体育主管部门发放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也必不可少。
当天上午,检查组先后来到5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游泳池),重点检查各场馆经营许可证、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配备和持证上岗情况等。
“教练员必须持有从业资格证书”“经营期间一定要有不低于规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救生员当值”……检查发现,所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游泳池)基本达到开展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要求,但仍存在未及时公示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救生员信息、警示标识不足、物品摆放杂乱等问题。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市文广旅体局南海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要求相关经营单位按照规范标准立即整改。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游泳池)内孩子居多,有的在学游泳,有的在玩水。大部分家长都会在泳池边看护孩子,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坐在岸边的椅子上刷着手机。
“如果泳池里的孩子多,救生员有可能会顾及不到,希望家长也能尽量照看孩子,多管齐下加强安全监护。”在检查过程中,方华刚一再督促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游泳池)经营方必须合法合规经营,严格管理、加强检查、堵塞安全漏洞。同时,呼吁市民一定要到证照齐全的场馆开展锻炼,建议家长们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做到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