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名单公示
南海3项教学成果榜上有名
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通讯员/谢锐钦)5月15日,教育部公示2022年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名单。南海3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基础教育领域2项,职业教育领域1项,是佛山市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唯有的三项。此外,佛山另有3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入选公示名单。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设立的教育领域中唯一的一项国家级奖项,每四年一届,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齐名,代表着全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2022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经过省内层层筛选,南海区共有5项成果获得角逐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资格,其中基础教育4项,职业教育1项。基础教育类获推荐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职业教育类项目更是以全省排名第一获得推荐资格。
经过激烈角逐,南海有3项教学成果进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二等奖)名单,分别是: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农村薄弱小学体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基础教育类)、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联安小学《有为担当:序列化叙事德育校本课程构建与实践探索》(基础教育类)、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标准引领产教三融——中职物流和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职业教育类)。
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区域教育品牌的重要彰显,此次南海有3项成果入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名单,正是南海区“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一直以来,南海区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工作,积极探索“发掘—培育—推广—孵化”的优质教学成果培养路径,即通过个人自荐、学校和镇(街道)推荐、学科教研员推荐、优秀课题成果提炼等多种方式发掘潜在的优质教学成果,打造成果培育种子库;关注优质教育教学成果跟踪培育,不断提升成果内涵;注重推广宣传平台搭建和实践检验,扩大成果影响力和辐射力度;历经发掘、培育和推广后,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实现成果的逐个成功孵化。
目前,南海已形成以跟踪培养为培育理念,外引内提、点面结合为培育工作推进思路,专家指导和内部研讨、全员培训与个别辅导为主要培育路径,覆盖全区优秀教学成果的“一体双翼四驱”培育机制,并着力搭建了一批优质成果发表、宣传和推广平台。
在成果培育领域,南海区将加大发力,以“有思路、建平台、重方法、出成果”的理念持续孵化一批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探索成果促进实践的路子,真正实现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实践,为南海美好教育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