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恢复向好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聚焦前4个月中国经济走势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国民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提升
“在经济恢复好转,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明显。”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从生产端看,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服务业增势较好。1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比1至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均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生产指数。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
最新数据显示,国内需求持续扩大。随着消费场景有序恢复,居民消费倾向逐步提升,服务性消费明显改善。1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比1至3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其中餐饮收入增长43.8%。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至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比1至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外贸韧性持续显现。1至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世贸组织日前发布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预期由1%上调至1.7%,认为中国消费需求的释放将促进国际贸易增长。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内“举足轻重”,中国外贸表现将促进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发展。
1至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至3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5.4%……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继续壮大。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就业市场岗位需求逐步增加,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25岁至59岁的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目前已经低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下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特别是服务业持续好转,加之稳就业政策显效,就业形势有望总体稳定。”付凌晖说。
(下转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