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家校企供需洽谈 促技能人才精准对接
南海首次举办校企合作周,让技能人才引培托举制造业当家

■洽谈活动现场。
5月16日,“海聚英
才质造未来”2023年南海区第十八届校企合作周活动启动,来自全国各地52家院校与南海58家企业现场开展供需洽谈,实现技能人才引育与佛山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为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以“四化”契合产业用人需求
今年,南海对延续了17年的校企合作活动进行全新升级,首次从单场洽谈会扩展为合作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让院校与企业有更多机会深化交流与合作,让人才供需双方实现可持续的“双向奔赴”。
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林栩瑜介绍,今年校企合作周突出多样化、全面化、长效化、国际化的特点,将以四个“首次”进一步契合南海产业发展和用人的需求。
首次采用“校企合作周”形式,多维度提质扩容。时间上,活动持续4天,为院校了解南海、企业展示南海、合作供需对接和人员提升学习提供充裕时间;空间上,院校代表既参加首日主会场系列活动,也可结合专业特色、合作意向等选择有兴趣的“探厂”线路,深入南海企业实地考察;模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线下开展校企供需对接会、主题分享沙龙等活动,线上则“直播带岗”“直播带人”,让校企随时随地深入对接。
首次关注师生个体,全要素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举办全国院校校企合作指导师研修班,提升校企合作指导能力和培育经验,促进产教融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同时,组织百名人力资源从业者深入狮山大学城,开展一站式就业指导,推动“把车间变学堂,把课堂变实践”,帮助学生现场测评、现场模拟面试、现场实践就业。
首次联合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构建双业联动校企联盟拓展国际视野。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佛山人才发展集团、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海区教育局及相关院校、企业共同倡议成立“南海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联盟”,汇聚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以培养适应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强化校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此外,合作周现场发布校企合作国际标准ISO44006阶段性成果,对校企合作分类(包括4大方面和17个领域)达成国际共识,同时邀请ISO校企合作国际化标准工作组专家作主题分享,为后续推动校企合作国际标准体系奠定理论依据与技术基础,也为我国校企合作探索更多新路径。
首次携手澳门高校,打造大湾区产教融合标杆案例。校企合作周深度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参与活动的院校超九成来自湾区。当日,澳门旅游学院来到活动现场,参与线下校企合作供需对接活动,为南海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专才支撑;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理工大学,将参与到18日举办的云游校企线上服务展及校企线上供需对接活动,与南海企业云端相会。本次活动周是历年校企合作活动中首次携手澳门高校,为粤港澳校企合作带来新“火花”。
高位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走进活动现场,以“风华正茂迎新局,南海高质造未来”为题的展板十分吸人眼球,展示了2023年高质量就业行动的亮点及做法。
“推动校企合作,对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南海区区长王勇点出了南海今年提级举办校企合作周背后的深意。他表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始终将其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南海始终坚持“人才立区”,大力推进《南海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实施方案》《南海区产业新工匠培育计划(2022~2023年)》等政策实施,通过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南海鲲鹏人才工作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月、校企合作活动等品牌活动,至今已引育总量达58万的人才队伍,其中技术技能人才超过47万人。
随着南海制造业蓬勃发展,特别是“两高四新”产业全面起势,南海对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与质量有了更高要求。
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引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4月,南海成立区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全面提升服务层次与综合水平,以校企合作、实习就业、技能培训、人才服务四个重点业务板块,强化产教融合资源整合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当好企业的“代言人”和技能人才的“引路人”。5月,南海召开2023年产业科技推进大会,发布“南海科创二十条”,进一步释放重视人才、爱惜人才、扶持人才、鼓励人才的决心。时隔一周,南海高规格举办校企合作周,强化升级校企资源对接平台,可以说南海正全力将技能人才引育放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位来推进。
如此高规格之下,现场洽谈区“热度”爆棚。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技师学院等知名院校,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朗肽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九江酒厂等南海重点企业汇聚一堂,纷纷抓住这次机会互换联系方式,交流人才需求。
“这是一次‘试水温’的双向奔赴。”澳门旅游学院学生事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带着了解内地企业需求的目标而来,同时也希望能牵线搭桥,吸引一批南海的学校、企业到澳门参加其“就业发展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资源流通。
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柯艺表示,这是他们第五次参加该活动,此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不少人已成长为技术骨干。如今企业将面临着智能转型,希望院校能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方面提供更多高质量人才。
初步统计,5月16日,校企双方发起118个合作邀请,企业预计为院校提供实习或就业岗位2424个、提供专业实训设备109台、计划培训所需行业专业人才748人。其中,信扬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与广州大学在供需对接会现场达成了订单班初步合作协议。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郑慧苗通讯员张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