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救心网”办好“贴心事”
桂城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救心网络”项目,覆盖45个社区和多个园区楼宇


■桂城街道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救心网络”项目。
珠江时报讯(记者/丁当通讯员/陈绮潼李芳毅摄影报道)为守护桂城市民生命健康,12月22日,桂城街道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救心网络”项目。该项目覆盖45个社区和多个园区楼宇,通过在公共场所投放急救设备,为更多市民普及心肺复苏术及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技术。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出席启动仪式,代表桂城街道党员志愿服务队接受企业党组织AED机捐赠并向捐赠企业颁发证书。
项目覆盖45个社区提高急病救治可能性
今年,桂城集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工作,各单位、各社区大力开展民生实事项目563个,如桂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全年在40多个社区开展“打疫苗·办犬证进社区一站式”服务进社区活动、桂南社区积极推进“桂南-桂园小学共享校车”通车等,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昨天,桂城街道党工委又启动一项覆盖全桂城45个社区和多个园区楼宇,造福全桂城市民的民生实事——“救心网络”项目。该项目的启动是桂城街道党工委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项目由桂城党员志愿服务队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发起,通过在公共场所投放急救设备,普及心肺复苏术及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技术,从而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急病症救治可能性,更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要打造现代化都市,我们桂城要提升的不单只是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形态现代化、城市环境现代化,城市人文关怀更加要现代化。”岑灼雄表示,“救心网络”项目的启用,将大大增强桂城公共场所急救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升全民急救知识和全民健康生活理念。未来,桂城街道党员志愿服务队将把“救心网络”做成党企共建的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开展AED机使用、维护及急救技能培训,用好这张“救心网”,办好更多“贴心事”,当好群众“暖心人”。
企业党组织捐赠AED机惠及更多市民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加,而且呈年轻化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其中90%发生在院外。抢救的关键是把握好发病后的“黄金4分钟”。AED机是拯救心源性猝死的关键性设备,设备普及和使用技能普及,是关爱群众生命,展现城市关爱和温度的民生实事。近年来,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大力推广普及AED机。
“救心网络”项目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领,发动广大“两新”企业党组织和社会企业、团体以捐赠的形式踊跃参与,成网络、成体系地在全桂城布置一批AED机。项目首批共投入使用58台AED机,包括由南海区和桂城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资金购置的46台,以及由昭信集团、金赋科技等“两新”企业党组织捐赠的12台。这些机器将投放到桂城全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瀚天科技城、佛山天安数码城和金谷智创产业社区等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友邦金融中心等商务楼宇,保利水城等商业中心,以及中海万锦豪园、滨江1号等多个市民生活区。
“AED机的使用和维护,将以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的形式得到保障。欢迎更多企业踊跃捐赠AED机,也欢迎党员志愿者踊跃加入AED机的使用和维护中。”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启良表示,“救心网络”项目将持续引入社会力量,进一步扩大AED机配置范围与密度,推动公共场所AED机布防规范化,完善生命拯救整体训练体系。
同时,桂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面向桂城街道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广大党员志愿者开展包括使用AED机、心脏按压、溺水抢救等的一系列应急救生技能,并通过党员先行带动全民学习,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