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开展“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大讨论及专题研讨
重拾改革精神 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
珠江时报讯(记者/钟泽诗通讯员/关蕴琪麦钰豪)“我们要重拾‘半山扒龙船’的敢想敢干精神,直面问题,以破釜沉舟的决心,重塑西樵雄风!”12月22日,西樵镇开展“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大讨论及专题研讨(村居专场)。镇领导班子与各村(社区)代表,围绕“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工作主线及各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在“思想碰撞”中为西樵共谋未来发展方向。
“区委发起的这个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西樵镇党委书记李毅佳直言,20世纪90年代,西樵的经济发展在南海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再加上文旅产业的兴旺,绝对称得上是西樵的“高光时刻”。但时至今日,西樵与南海东部和中部镇街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时,就需要有这样的“思想碰撞”、思想解放。
在8月召开了西樵镇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后,西樵镇明确了“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工作主线。近日,西樵吹响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冲锋号,推动村改大攻坚,同时全力投入印染行业整治工作,并选择大健康产业作为新的产业赛道,文旅产业也在积蓄新的能量,不少新的项目正在筹备,即将迎来大爆发。
“我感觉开局是良好的,我们的方向也找对了,但是缔造美好生活的关键在村(社区)。”李毅佳提到,各村(社区)必须要确定方向、锚定路径、坚定前行。对村(社区)来说,重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坚定不移的方向。无论是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各村(社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有攻坚克难的勇气,直面问题。
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国欣也十分认同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在困难之下,政府的运作模式、机制需要不断去改变,要把握现状,镇村合力,用创新的形式去推动各项工作。比如人居环境整治,实际上考验的是基层治理的能力,考验的是这个村(社区)的动员体系、动员能力,制定出来的村规民约是否能落实到位。
现场,空间再造“造”什么、产业重塑如何“塑”等都是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
“我们必须要坚定走‘工改工’的方向,因为一个地方一定是需要有制造业的,制造业是所有产业的基础。连片改造和集体流转的模式都是可以复制的,山根社区的五八科创园的案例很成功。”西樵镇大同社区党委书记傅志权说出了自己对村改工作的见解。
还有多位村(社区)代表提出乡村振兴应该是由“输血式”振兴转变为“造血式”振兴。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陆祖桥提到,位于该社区的松塘村,需要持续“活化”,他希望能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去开发松塘村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