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颜峰社区举办“穗峰收 感党恩 促振兴”水稻收割农耕研学活动
亲子下田割稻 体验秋收喜悦

■家长和孩子合影,记录有意义的时刻。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福云摄影报道)10月24日,狮山镇颜峰社区举办“穗峰收感党恩促振兴”水稻收割农耕研学活动,家长和孩子们走进农田割稻谷、打谷子,体验秋收的喜悦,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及劳作的艰辛。
“左手握水稻,右手拿镰刀,小心不要伤到手”“下镰要准,收镰要快”……现场,小朋友们变身“小农夫”收割水稻,有经验的家长或长辈在一旁指导。很快,孩子们就学会了割稻谷的技巧,积极参与到收割劳动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满目金黄的稻田里,不少市民带着孩子一起下田,弯下腰,左手抓稻,右手握镰刀,刀口向下斜。手起刀落,“刺啦”一声,一把稻秆被握在了手中。金黄的稻穗随着走动刷刷作响,家长和孩子们都笑了,丰收的喜悦写满脸颊。
“我们的生活被电脑、手机占领,现在孩子们很难感受到传统的农耕文明。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但了解了农耕文化,体验了劳动的艰辛,还享受了收获的喜悦。”带儿子参加活动颜峰社区居民梁映红高兴地说。
颜峰社区10岁的小学生叶晓璇,抱着稻谷走出稻田。“以前从来没有过种田割稻的经历,以为种植水稻很容易,现在体验了农民耕种的辛苦,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道理。”
“加油,用力踩!”水稻收割后,还要打谷。由于打谷有一定危险性,活动仅限家长参与,孩子们在一旁观看。将打出的稻谷装进袋子带回家,晒干脱皮后就可以吃到自己劳动得来的大米。对此,孩子们很是期待,“那一定很香!”
割水稻、打谷子、扎稻草人......虽然觉得累,但孩子们体验劳动的兴致却有增无减。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与农耕相关的游戏摊位,孩子们通过玩游戏、学知识、集印章,领取纪念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书籍《最爱做的事》和《二十四节气》。
“现在的孩子很多没见过稻子,不知道吃的饭是怎么来的。让孩子田间体会劳动的快乐与艰辛,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后还会继续举行类似农耕文化活动。”颜峰社区党委副书记钟肖微介绍,本次收割的近百亩稻田,是该社区推行乡村振兴的试验田,成功后会将集约的1500多亩农业用地分板块规划,明年会加大水稻种植面积,另外还会种植油菜花以及一些观赏性花卉,打造农业生态旅游,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生态、观光、休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