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0月2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永作推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
    •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德文版出版发行
    • 新材料论坛集智慧 高端招聘会猎人才
    •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南海学子摘得 17金 10银3铜
    • 玉雕嘉年华精品待你赏
    • p3

    第A02版:要闻

    • 永作推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
    • 支持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南海铝业集团瞄准千亿产业集群
    • 演奏城市动听音符 用民谣唱响佛山

    第A03版:要闻

    • 高擎改革大旗 再续南海辉煌
    • 改革创新:地改破坚冰 服务再提质

    第A04版:要闻

    • 嘉年华连开8天 玉雕精品任你看

    第A05版:要闻

    • 构建健康南海 增强市民幸福感
    • p28

    第A06版:镇街

    • 大手牵小手学习环保知识
    • 百姓身边贴心人 调解纠纷“和事佬”
    • 过百高手樵山比武南海夺得团体第一
    • 朗诵散文诗篇展现美好南海
    •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机器人谷规划3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第A07版:镇街

    • 起航即领航 开花又结果
    • 亲子下田割稻 体验秋收喜悦
    • 走进生产一线 体验爸爸辛苦
    • 南海勇夺三项冠军
    • 亲子共读感悟书香聆听党课接受洗礼

    第A08版:理论周刊

    • “高智商”突破:佛山未来可期
  • 数字报首页

A04:要闻

2021年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琢越杯”玉石雕刻评选暨“天工年展”参展活动开幕

嘉年华连开8天 玉雕精品任你看

2021年10月25日

    ■市民到珍品馆观赏玉雕作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专家教授任

    2021年“琢越杯”评委。(通讯员供图)

    ■活动向荣获最佳创意奖者颁发奖杯。

    ■市民认真观摩金奖作品《饮水思源》。

    10月24日,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2021年“琢越杯”玉石雕刻评选暨“天工年展”参展活动开幕。接下来,小镇将在8天内同步举办翡翠全品类直播集市嘉年华、“琢越杯”暨“天工奖”作品展览、翡翠饰品质量分级及价值评估项目启动、“琢越杯”品质消费体验等精彩活动,打造属于平洲玉石珠宝产业的嘉年华。

    以赛育才

    为玉雕大师搭平台

    天下玉,平洲器。经过40多年的发展,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产业链最长、最完善的玉石特色文化产业基地,成为当仁不让的“玉镯之乡”。

    一直以来,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坚持以赛育才、以赛聚才,致力推动“产业人才平洲聚,平洲人才业内红”。“琢越杯”自2016年举办以来,在大湾区乃至全国都具有行业影响力,为玉雕大师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技艺交流、展示平台。天工奖更是一项高规格、全国性雕刻奖项。5年来,“琢越杯”共选送推荐天工奖参选作品60件,获得天工奖金奖8个,银奖10个,铜奖11个,最佳工艺奖1个。

    今年的“琢越杯”以“琢玉为志,越跻八方”为主题,坚持守正创新、市场化办赛、互联网+赛事相融合等原则进行,收集到的作品种类丰富,包含翡翠、台山玉、玛瑙、阿拉善玉、水晶等多种玉石种类和其他新型材料。“本届赛事有来自全国各地上千件作品报名参赛,经过层层筛选,共有400多件雕刻精品脱颖而出,并评选金奖15件、银奖35件、铜奖50件、最佳工艺奖5件、最佳创意奖5件,其余为优秀作品奖。”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周梓泳表示,主办方将为获奖作品免费进行申请版权登记。

    文化赋能

    擦亮珠宝产业品牌

    人才兴则产业兴,人才强则产业强。截至目前,小镇获得各职称和荣誉称号的玉雕大师有219人。活动现场也为2021年佛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玉雕工匠技能竞赛的获奖选手进行颁奖。

    “以赛事为抓手,以人才服务优化为路径,建立版权服务体系与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秉承爱才用才的精神,‘天下玉、平洲器’金字招牌将更加闪耀。”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表示,桂城将全面提升产业人才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行业环境和强化人才吸引力,营造广纳百川、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氛围,不断把玉器珠宝行业引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当前,桂城正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示范区。去年,《桂城街道推动平洲玉器珠宝小镇焕发新活力行动方案》出炉,明确要从区域产业聚集的态势进行深度谋划,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优势,着力在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发展产业、营造文旅特色、提升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环境、培育玉匠大师人才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把平洲玉器珠宝小镇建设成产业最优、服务最佳、配套最全、文化最浓的珠宝产业基地。

    今年7月,桂城发布了《桂城街道文化体育旅游发展工作五年计划(2021~2025年)》,提出未来五年要紧紧围绕文、体、旅“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发展思路,通过“文化增色城建”“文化赋能产业”“文化涵养精神”“文化串联城旅”四个维度,全面加强文化设施硬件布局、全域推动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使桂城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呈现空前繁荣,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镇街中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其中,平洲玉器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深化建设,就是其中一项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项目。

    活动亮点

    千件玉雕精品诠释工匠精神

    走进位于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11楼的珍品馆,上千件精美的玉雕作品映入眼帘,让人沉浸在一场视觉盛宴中。

    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施宗颖表示,本年度参赛者送选的作品,工艺精湛、主题丰富、创意十足,体现了雕刻艺术人才的时代精神和特色。

    其中一幅金奖作品《古寨瑶歌把客迎》颇有看点,一块黄色的台山玉上,刻画着瑶族人民在千年瑶寨下对游客唱歌的场景。作者黄日富表示,该作品是他去年底到连南瑶族自治县采风时得到灵感,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创作完成。该题材新颖,构思独特,展示了乡间淳朴的民风以及民族之间的团结。

    另一幅金奖作品《饮水思源》也十分受欢迎。“这个作品十分巧妙,作者保留了石皮,在石头内部雕刻,还巧妙地利用每一处石头色彩,把石头里的天然棉絮刻画成正在融化的冰川,可谓‘变废为宝’。此外,猴子饮水的动作也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巧夺天工,作者真有工匠精神!”来到现场观赏作品的游客李先生说。

    翡翠珍品亮相全程直播带货

    上千件玉雕艺术品尽情观赏、与玉雕师近距离交流、三万多件直播拍品狂欢购……2021年“琢越杯”玉石雕刻评选暨“天工年展”参展活动开幕仪式上,翡翠全品类直播集市嘉年华也同步启动。

    由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管委会发起的电商盛会,将诚邀平洲、四会、揭阳等地的直播间和货主参与,提供手镯板料、手镯毛坯、成品手镯、成品挂件、毛坯挂件、毛料、光身件、镶嵌、小精品等不少于3万件翡翠珍品亮相抖音、淘宝、快手、小红书等各大直播平台。各直播间还可到货主摊位现场砍价,让消费者身临其境感受现场带货的集市氛围,架起直播间与本地商户、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桥梁。

    活动从25日开始,为期一周,将由益众珠宝商贸大楼作为主会场,联合十大分会场开展大型线上拍卖、0元无底价拍卖、“嗨抢购”货主专场、“聚优惠”促销、零点“折扣夜”等活动专场,开启“直播带货”模式。活动方还将在25日至31日每晚分2时段举行“宠粉大转盘抽奖”活动,抽取20位直播间已成交的幸运观众,送出相应奖品。

    记者观察

    一座城市的精雕细琢

    金秋十月,桂城迎来一系列文化盛事:2021年佛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玉雕工匠技能竞赛、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家具职业技能竞赛广东南海赛区“桂城杯”、2021年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琢越杯”玉石雕刻评选暨“天工年展”参展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块玉石、一块块红木,在玉雕师、木雕匠人手里雕出了“花”,令人赞叹。由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让人很容易想到桂城这座城市,这里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也犹如工匠,精雕细琢着这座城市。

    传承传统文化讲好桂城故事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如何利用区域内的特色文化,打造出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桂城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桂城深入发掘本土厚重的文化底蕴,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内涵,讲好故事。

    平洲作为全国最大的缅甸翡翠集散地,一直将玉雕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10月19日,2021年佛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玉雕工匠技能竞赛在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开幕,60名佛山本土的优秀玉石雕刻工匠同场竞技,进行连续4天的比赛;“琢越杯”玉石雕刻评选暨“天工年展”参展活动于10月24日开幕。

    “玉琢”之外,还有“木雕”。10月20日至22日,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家具职业技能竞赛广东南海赛区“桂城杯”举行,10名雕刻高手从60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分获工匠之星金、银、铜奖。

    天下玉,平洲器;南海红木,百年传承。桂城的红木产业及玉石特色文化产业能在大浪淘沙的历史洪流中历久弥新,离不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以及营造的一流营商环境。“桂城杯”“琢越杯”此类竞技赛事的举办,旨在为技能人才开拓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他们在这里同台竞技,争的不仅是胜负,角逐的不只是奖项,追求的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进取精神。由个体职业技能的提升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更新,最后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点线面”带动产业全局的长远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精雕细琢城市

    “桂城杯”“琢越杯”等技能赛事的举办,除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承传统技艺之外,还强调了延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延伸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精雕细琢”,就是每一位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精细化管理城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两年,从公园城市建设到五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从“湾区之桂文化倾城”文体旅发展工作五年计划发布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第一批)发布,从这些规划内容中,无不彰显桂城精雕细琢城市的工匠精神。如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中,把城市容貌及道路提升工作和城市治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态宜居城市环境。以“南海大道沿线建筑外立面改造”工程为例,不仅提升了主干道的“颜值”,优化了桂城营商环境,还美化了沿线社区居民的住房外观。类似的民生工程还包括数十座生态公园的建成、乡村振兴中的公厕改造,以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无一不是以群众日常小事为出发点考虑的民生举措。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应更强调“工匠精神”,面对“雕琢”城市的这项大工程,要从小细节着手,营造城市治理的大格局。从一项项的民生工程中,不难发现,桂城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更着重从细节上增添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汤子君

    文/珠江时报记者邹韵斯通讯员周咏锜 图/珠江时报记者邹韵斯钟超峰(署名除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