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推进省实验区建设暨村改大攻坚工作会议召开
为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创造更多新鲜经验

珠江时报讯(记者/柯凌娜通讯员/南宣)8月16日,南海区召开推进省实验区建设暨村改大攻坚工作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对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对省实验区建设及村改大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2019年7月,省委深改委批准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两年来,南海区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着力点,以推动空间重构为抓手,推动城乡产业空间、农业农村空间和生态空间系统重构,带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全区累计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4.8万亩,启动建设2个万亩和20个千亩连片现代主题产业园、5个万亩连片农业示范片区,推动20个重点城中村升级改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城乡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会议指出,当前,土地利用碎片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布无序,是制约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大瓶颈。未来南海要聚焦破解土地利用碎片化问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为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创造更多新鲜经验。
一方面,南海要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落地实施,加快推动城乡各类空间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全力争取省授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争取在农用地腾挪上获得更大权限,统筹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推动土地大腾挪大归并,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
另一方面,南海将持续完善集体土地连片整合开发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集体建设用地全链条监管体制,扎实推进中央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稳慎探索宅基地退出、盘活、流转、抵押等机制。同时,灵活用好省赋予南海实验区8项省级支持事项,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形成更多既有南海特色又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全省在面上推开提供经验借鉴。
会议强调,要紧紧抓住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这个突破口,打好打赢这场关乎南海未来的攻坚之战。坚持“工改工”“工改产”主攻方向,加快制定全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空间与产业规划;以村改大攻坚推进城乡产业重构,坚持连片改造,下大力气整理储备一批500亩以上的工业用地,加大头部企业、龙头项目引进力度,努力以大园区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同时,要不断创新村改政策和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工改工”“集转国”和土地征收等扶持政策,加快招商引资、行政审批服务、综合整治等方面的改革,降低项目落地成本,广泛调动市场积极性,推动村改工作提质增效。
“2022年是实验区建设近期目标的决胜之年,当前南海已经进入了集中攻坚的下半场。”会上,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要求,全区上下要以更昂扬的精神面貌、更有力的改革举措推动实验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推动南海城乡大变样、格局更优化,奋力为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传达了上级对省实验区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区委副书记伍志强总结部署南海建设省实验区工作以及村改大攻坚工作,各镇(街道)及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