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12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试行)》
    • 中外专家探讨二维码应用产业化
    • 千灯湖创投小镇上榜“中国最佳基金小镇”
    • 谁给你最多正能量?推荐他上“C位”
    • 粤港澳23支队伍同台竞技争“厨王”
    • 发布行业自律公约规范玉石电商经营
    • 南海迎来文体设施建设热潮
    • 南海人大专题调研助推垃圾分类工作

    第A02版: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场馆建设掀热潮 文体盛宴就近享

    第A03版:要闻

    • 出实招亮干货 力推垃圾分类治出新气象

    第A04版: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科创平台赋能 夯实新经济“底盘”
    • 寻目击证人
    • p25

    第A05版:要闻

    • 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 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 关注民生领域 四年提交 27篇提案

    第A06版:南海影响力

    • 帮扶出实招 助贫困村摘帽
    • 宽严相济 学生高考斩佳绩
    • 后浪崛起 南商新生代扛大旗
    • 真情帮扶 凉山三县脱贫摘帽
    • 编者按

    第A07版:大沥观察

    • 树立风向标 抢占话语权

    第A08版:要闻

    • 育人使命记心里 致远蓝图拔地起
    • 广发银行佛山分行发布广发卡新品为医护及教育群体提供深度金融服务
    • 深入村居一线 严查无照冷库
    • 桂城城管快速处理破损护栏
    • p5D1
  • 数字报首页

A02: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场馆建设掀热潮 文体盛宴就近享

南海区迎来文体设施建设热潮,补齐大型文体场馆空白

2020年12月22日

■有为馆建成后,将与飞鸿馆分别以狮跳、龙腾造型拱卫于听音湖广场两侧,“一文一武”的功能定位交相辉映,突出南海樵山文化中心的主体建筑形象。

■有为馆地块现状。

■竞得公司计划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将有为馆建设为“广府美术馆”,图为设计效果图。

■南海体育中心场馆设计跳出传统体育中心功能与模式,图为设计效果图。

12月16日,佛山市南海区有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总价9106万元竞得南海区西樵镇听音湖片区南侧地段地块。该地块将用于建设有为馆,打造为西樵听音湖片区高标准、高品质的公共文化场馆,进一步擦亮西樵镇和南海区的文旅品牌和城市形象。

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加速建设,建川博物馆落户南海,飞鸿馆、樵山文化中心先后开放……如今,南海正迎来文体设施建设热潮,将补齐全区大型文体场馆空白的短板,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市民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场馆建设全力提速

重点文体建设项目不仅是满足市民娱乐休闲的民生工程,更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海区以加快文体设施建设为牵引,打造“十分钟文化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等的陆续开放,进一步丰富市民群众的文体生活。

12月16日,佛山市南海区有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顺利竞得西樵镇听音湖片区南侧地段地块,将建设有为馆。相关出让文件显示,本宗地开发投资总额不低于3亿元,且需建设总建筑面积不低于8000平方米的美术馆和不低于50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场地,并设置地下停车场且不少于250个停车位。佛山市南海区有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透露,为加快有为馆的建设进度,公司在竞得地块后立即启动建设,预计在2023年完工。

同时,南海体育中心、南海文化中心、映月文化中心、黄岐文体中心、大沥文体中心等也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南海艺术中心也加快启动建设。

选址南海中央公园的南海体育中心,占地面积约62.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内设2万个座位的体育场、500个固定座位和移动座位的游泳馆、1万个座位的体育馆、全民健身综合馆、南海业余体校及相关配套设施。据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海体育中心已于去年启动建设,计划2021年7月完成第一标段项目,其中南海业余体校将在明年9月入驻。

未来,这些场馆除了具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功能外,也可以用来举办大型展览、活动,成为旅游胜地、文化地标,南海的城市发展潜力也将被进一步激活,城市空间得到拓展。

文产融合一体运营

随着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加快建设,人们对南海城市“新地标”充满了期望和想象,它们在运营上又有着怎样的特色和亮点?

据了解,有为馆地块建设规模约43350平方米,计划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建设“广府美术馆”,作为广府美术和岭南画派的艺术展陈基地,并将成为南海西樵听音湖片区的公共文化中心。据透露,广府美术馆将突出艺术展览元素,并具备一定的商业运营空间,内设创作区、文物展厅、学术报告厅、公共教育展厅,拟打造成一个兼具艺术展览、公共服务、文旅商业、休闲消费、文化创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南海文化中心则以一体化运营为特色,涵盖了科技展馆、青少年活动馆、美术展馆、老年人活动馆、图书馆、非遗文创馆等场馆功能。有别于常见的公共文化设施独立运营的模式,南海文化中心计划采用多馆合建并对这些场馆进行统一运营,这有利于打破不同部门、不同场馆之间的界限,让场室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尽可能为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提供服务。

近年来,南海区致力打造电竞文化产业发展高地,随着未来南海体育中心的落成,以此为契机,南海区将推动更多电竞赛事落户。

“今年王者荣耀KPL战队GK俱乐部主场正式落地南海,以后其赛事都会在南海举办,明年还计划引进英雄联盟部分赛事。”南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海体育中心投入使用后,除了引入更多电竞赛事外,还将引进拳击、散打等职业体育赛事及沉浸式剧场表演,丰富市民群众的文体生活,擦亮城市品牌。

区镇联动共建共享

每天早上和邻居一起到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学书法,晚上到社区公园跳广场舞,周末约上好友到南海影剧院看演出……徐阿姨的退休生活可谓十分精彩,她说,“家门口”的文化大餐越来越丰富了。

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南海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区镇联动、共建共享的方式,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场馆的作用,打造“十分钟文化圈”,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文化先行”首先是“设施先行”,南海区高度重视公共文体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年9月已实现全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区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每万人2273.45平方米,高于省、市水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2.6平方米,已提前完成2020年的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标,“十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

盘活资源、提质增效是公共文化发展的关键。为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南海区大力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创新推出“智慧图书馆”(24小时“读书驿站”)服务网络,让图书资源高效配置并“流动起来”。目前已建成1个区级中心馆、7个镇街分馆、187个读书驿站的总分馆体系,实现公共阅读服务全域渗透。同时,南海区也探索建立了以南海文化馆为总馆,7个镇(街道)文化站及12个民营艺术场馆和艺术培训中心组成分馆的南海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度。

未来,随着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有为馆等一系列大型文化体育场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全区重大文体基础设施布局将更加均衡,让市民乐享文化发展成果。

链接

有为馆

选址:

有为馆地块建设规模约43350平方米,位于西樵山下,毗邻听音湖,将建设总建筑面积不低于8000平方米的美术馆,不低于50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场地。

功能:

有为馆建成后,将与飞鸿馆分别以狮跳、龙腾造型拱卫于听音湖广场两侧,“一文一武”的功能定位交相辉映,突出南海樵山文化中心的主体建筑形象。

通过打造一个高标准、高品质的公共文化场馆,满足南海西部片区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听音湖布局和功能,突显南海区“文翰樵山”的区域名片。

南海体育中心

选址:

南海体育中心选址南海中央公园,位于狮山镇博爱中路南侧、佛山一环西侧,占地面积约62.4万平方米,现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内设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全民健身综合馆、南海业余体校及相关配套设施。

功能:

场馆设计跳出传统体育中心功能与模式,与周边场馆形成差异化特点与运营优势,有机融合一场两馆、全民健身综合馆、体校和“三区一街”(亲水体验区、儿童娱教区、运动娱乐区与滨水酒吧街)配套布局,将体育中心与城市生活紧密相连,使之成为极具创新力的城市时尚娱乐综合体。

南海文化中心

选址:

南海文化中心位于南海区中轴线核心地段,选址千灯湖片区,文化馆涵盖科技展馆、青少年活动馆、美术展馆、老年人活动馆、图书馆、非遗文创馆等场馆功能。

功能:

早在2016年,项目已通过国际竞赛确定建筑方案设计及周边地块城市设计,由PeiPartnershipArchitects(贝氏建筑事务所)与广州HSArchitects合作方案获选,项目方案以“山”为造型,将南海文化中心打造成一个单元化、尺度合宜的建筑群。在文化中心西侧还将新增海五路社区体育公园,集文娱休闲、球类运动、慢跑健身、游览观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与南海文化中心“一文一武”呼应,成为桂城千灯湖片区重要文化活动新的集聚点。

文/珠江时报记者洪晓诗通讯员南宣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