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爬上高桥顶欲轻生,民警高空“话疗”数小时成功将其劝下
“其实我恐高,但我更担心他的安危”

■陶远明登上云梯劝导轻生男子。(通讯员供图)

■轻生男子被平安救下。(通讯员供图)


扫码一下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其实我恐高,腿一直在发软,全程都只能坐在平台上,但我更担心他的安危。”回忆起高空“话疗”时的情景,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平洲派出所副所长陶远明仍心有余悸。
六个小时,三上云梯,他成功救下一名爬上桥顶意图轻生男子。不仅是陶远明,在这场历时六个小时的救援中,南海公安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快速出动,全力以赴,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无人机锁定轻生男子位置
“朋友,永别了。”10月30日深夜,李某(化名)打电话向他的朋友告别。李某的朋友通过进一步聊天得知他的位置后,立即报警求助。
很快,该警情转至平洲派出所值班室:一名男子在三山西大桥顶意图轻生。人命关天!民警马上赶往现场,并通知消防队员、医护人员到场协助。
“我当晚值班,正在办公室工作,听到对讲机里的警情信息后,立即赶了过去。”陶远明说,他不到十分钟就赶到了现场。
事发地所在的三山西大桥是三山港重要出入口,深夜时分仍然车水马龙,这给救援带来一定难度。更大的难度是黑暗。由于桥拱有约50米高,但高处灯光昏暗,救援人员仅凭肉眼根本无法确认轻生男子李某的具体位置。
于是,警用无人机上场。操纵无人机的民警仔细调整角度,再利用桥底路灯的余光进行观察,成功在黑暗中捕捉到李某的影像。只见其位于大桥最高点平坦处,迎着风时而坐下,时而徘徊,险象环生。
锁定了李某的大概位置后,消防员迅速在该点下方桥面开启气垫,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与此同时,民警通过与李某的朋友交谈,得知李某因生活不如意,当晚喝酒后萌生了轻生的念头。
民警和李某的朋友都尝试通过电话劝解李某,但他不愿意跟众人过多交谈,很快挂断了电话。再次拨打时,他已不再接听。
“离着地面几十米高,我喊话他也听不见,咬一咬牙就爬上去了。”见李某如此反应,救援人员决定马上利用消防云梯实施救援,陶远明毫不犹豫进入工作台,和两名消防队员随云梯缓缓升至约50米的高空中。
三上云梯
“话疗”成功劝下男子
“其实我恐高,全程都只能坐在平台上。”平常从不敢玩玻璃栈道等高空娱乐项目的陶远明没想到,这次高空“话疗”共持续了数小时,他也要克服心理恐惧,三上云梯。
31日凌晨1时许,陶远明首次“升空”。夜幕中,李某呆坐着,一言不发。陶远明表明了身份,强调自己是来提供帮助的,但李某只是瞥了一眼,“说不关我们的事,让我们下去。”陶远明回忆道。
“我也不敢激怒他,只是谈家人、谈工作、谈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无论陶远明怎么劝,李某都不太理睬。当他意图递水接近李某时,李某突然激动,表示不要再靠近。陶远明只好作罢,将水放在桥顶平坦处,随后乘云梯落地。
第二次,陶远明让李某的朋友登上云梯,但李某的朋友劝说30多分钟后,仍是无果,云梯再次落地。之后,陶远明又上云梯,但依然无果。
凌晨4时许,陶远明第三次登上了云梯,与李某的朋友一起和李某谈心。期间,李某有几次冲动之举,陶远明都劝住了。当李某把遗书交给陶远明时,让他看完后转交给家人时,陶远明就表示看不清:“其实我看得清,我装的,我就是不想答应他,然后悄悄转移话题。”
这次高空“话疗”持续了近2个小时。从孝义到生命的意义,再到面对生活的态度,陶远明和李某的朋友把一切能聊的话题都聊了个遍,李某的情绪渐渐平复。这时,李某的朋友强行将安全带系到李某身上,陶远明也察觉到李某已疲惫不堪,他顺势提议一起返回地面,并打开工作台防护门。
这一次,李某没有拒绝,他搭着陶远明张开的手臂踏上了云梯。重新踏上地面的一刻,现场人员久久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经现场医护人员检查,李某身体无大碍,陶远明对其教育处理后将其送回家中,并叮嘱其亲友对其关心开导。
“有点晕,很冷。”陶远明顾不上身体不适,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指挥室恢复交通,疏导车流。
很快,三山西大桥车来车往,一切渐渐恢复如常。
文/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慧通讯员罗晓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