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布新村人口普查指导员李秀文:
脚步丈量村居细绘普查版图

■李秀文在整理人口普查相关资料。

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正式开始,里水镇布新村人口普查指导员李秀文越发忙碌。在开展普查工作的过程中,她创新工作方法,善于统筹消防、流管、企业等多方力量,为布新村人口普查工作夯实基础,创出实效。
利用休息时间熟悉系统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人口、户口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给普查工作带来了困难。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此次普查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身份证信息,依托身份证对信息进行电子化采集。
作为人口普查的“老将”,一开始,李秀文和普查员们还挺高兴。“上次是手写录入,现在能用手机操作,应该方便很多。”然而,尽管大伙儿平时玩手机很“溜”,但要熟练操作人口普查相关系统并非易事。
为了熟悉信息化登记系统,李秀文充分发挥普查指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周末和平日晚上的时间,与镇的普查指导员紧密沟通,实地测试调整,为布新村普查员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性支撑。
在入户排摸前,李秀文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绘制普查小区图。“它不是以成建制的小区为单位,而是以80户或250人为单位,你得把普查小区里每一栋建筑的边边角角都勾勒出来。系统提供的底图所提取的数据不是实时的,而且清晰度不够,和实际情况存在出入,要靠普查员实地走访标绘。”李秀文带着普查员,一步一脚印丈量出布新村的普查版图。
整合多方力量核实人口
布新村人口数量并不多,户籍人口约2000人,流动人口约3000人,主要是出租屋比较多。为了摸清布新村人口的准确数据,李秀文创新了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企业、流管、消防等多方力量,精准摸查人口底数。
例如,为了掌握流动人口的数据,李秀文利用流管部门正在做“四标四实”的契机,摸清了流动人口的基础底数;为了核实户籍人口的数据,她利用经济社社长对布新的熟悉,以及农村信息管理系统的人口登记,挨家挨户核实具体人数;为了确保厂企宿舍的居住人口数量准确,她利用布新村的消防工作群,由企业自主申报集体宿舍居住情况,再统一入户作登记核实,以创新方法高效开展普查。
“户籍人口登记难度不大,最难的是流动人口。”李秀文说,在核实流动人口的数量时,要做足准备工作,再到厂企、宿舍进行登记,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克服基础工作量大、人员紧缺的困难,她还从幼儿园招募了12名幼师参与普查工作,保质保效地推进布新村人口普查工作。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